試藥-理論與臨床的連結│陳怡愷

目錄

課堂上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著課,說著他的治療經驗、拆解醫書中的各式證型。

我們聽得若有所思、若有所得,但離開老師之後呢?我們對人體究竟了解多少?對於疾病的特性究竟領悟多少?書上總說著:在一個狀況下可以用某個方,證型和疾病好像對的好好的,但看病真的那麼有簡單嗎?疾病人身上的反應真的有那麼單純嗎?關於藥物方劑的知識傳抄千年,但他們的功效我們究竟掌握多少?只有透過試藥,才能將書本上及老師口中的知識化為現實的了解以及親身的體驗,在我的經驗中,只有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是真正開始理解某一方某一味藥,開始對於生理、病理到治療的過程開始有能力掌握,這是在學生時期就能累積起的經驗,雖然我們臨床經驗累積的慢, 但在這樣本數不多的情況下,單一個案就能反覆推敲,反而比大量病人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以及分析檢討。

「試」藥

還記得第一次試藥的時候才大一,學習過的內容不多,憑著自己看過的那一點點中藥學就跑去試藥,當時老闆還很不放心,叫我記得先把藥單給老師看過在吃。那時試了什麼藥已經記不得了,當時還沒有紀錄的習慣,知識量也不夠根本不知道記錄時要寫些什麼,但憑著吃下之後的感覺,還有身體出現的一些變化,開始對某些藥物有感覺,藉著觀察這些變化,我再去翻閱課本,尋找書中相對應的療效以及這可以適用於那些症狀證型。有時會有副作用,這時則知道為何書上會寫這些禁忌,或是臨床醫師在開藥時會多注意到的部分。我認為親身實踐的記憶會比用大腦記憶來的快速且持久,書上寫某些藥脾胃虛忌服,還不如自己試藥時胃痛或拉肚子來的震撼而印象深刻。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同學帶鹿茸片來給大家試藥,當時他說想要的可以拿一片泡水喝,我當時照做了,到下午之後開始口乾舌燥,而且即使喝水也不會解渴,整個人開始微發熱,後來是找醫師調理才解決這樣的症狀。有這經驗就會知道為什麼陰虛陽亢或是有火的人要慎用補氣補陽藥,而且還能知道若是誤用之後會發生的一連串反應,往後若是有病人有類似症狀,就有經驗可以推斷病程的進展以及嚴重程度。因 此,我都是在試過藥之後才開始熟悉這味藥的特性,而且在熟悉之後,還能跟醫書上所描述生理病理做參照,對藥物作用後身體的反應就有機會能有連續的認知,而不只是片面的知道結果或是某一小段過程。

藥、方

先前在試藥的過程大多是以單味藥為單位去開,或是開一個簡單的方再加上幾味藥作為組方的方式。在剛開始試藥的時候,這是比較容易掌握治療效果的,隨時可以抽換掉一味藥,在換藥過程中就更容易看出某一味藥的效果。像是我當時有測試過

只吃黨參或是只吃白术,用簡單一到兩味藥來測試對脾胃的補益效果。那時就證實用

藥心得十講中所提到的,人參黨參服用後勢可能會腹脹的,有些人需要用行氣或是消食的藥物搭配使用。對越來越多的單方熟悉之後,就開始用一個複方搭配其他單方加味來試藥,一方面是減少配藥所需時間,另一方面是複方中的劑量都是已經配好的, 這樣對於較無劑量經驗的人來說比較容易掌握。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把試藥的方式跟醫書上做連結,因為書上大多是方劑對應證型的方式作為紀錄,只要先對自己進行診斷之後,找到相對應的證型去找方,就可以測試出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有時一個方好像有點效果,但又產生其他不適感,或是效果不顯著時,就知道判斷中應該有沒注意到的部分,應該要額外加減藥或是直接換方。

開始辨證

對藥物的功效有一點感受和了解之後,開始比較敢在感冒或其他身體不舒服 時,嘗試自己用藥調整回正常的狀態。第一次嘗試就是在感冒的時候,出現怕冷、頭痛、頭暈、全身痠痛、想吐等等的症狀,一開始用麻黃湯,但效果不太明顯,後來用桂枝湯之後開始比較舒服,頭暈開始減少,但是全身痛和想吐的症狀都還在,後來又加上半夏才解決想吐的症狀。那次的狀況換了好幾次藥才慢慢把症狀一一解除,但現在來看,大致上就是葛根湯證,再加上半夏解決想吐的症狀就可以了,當時直接這樣開也許病程就不用拖這麼長。

後來也有開始嘗試用補益藥幫自己調整,尤其是考試前後身體狀態比較不好 時,試著用藥讓自己比較有精神。剛開始還沒什麼經驗的時候曾用大劑量補中益氣 湯,一開始效果很好,但沒幾天開始睡不著覺而且覺得身體發熱並伴有口渴,當時就知道這樣的方對自己來說已經太過燥熱,所以我照老師的建議,在其中加上清熱的黃芩和滋陰的麥冬來減緩燥熱的情況。但因為還是會伴有口渴,所以後來改用含有補陰補血的八珍湯等去加減,最後找到當時最適合自己的方是人參養榮湯。隨後分析其中的藥材,會發現有補氣、滋陰補血,以及收斂的藥物,便可以開始檢討先前開方時的缺失:只開四君子時因為沒有補血補陰、所以效果有限;補中益氣湯太過燥熱,當時身體還無法直接使用;八珍湯雖然有補血,也接近自己的身體狀況,但如果能加入五味子、遠志等收斂安神的效果,對當時的身體狀況才是最有益的。

這一段時間經過這些試藥的經驗,加上跟診所看到的病例以及上課所聽到的內容,我才開始發現為何有些醫師一次會開兩到三個方,因為人生病時不一定那麼單純而無法只用一個證型歸納所有症狀,所以將病人視為好幾個不同方證的相加,對於初學者學習及歸納而言是比較容易的。用方的好處是古代醫家已經把會形成這個證型的因素都考慮好了,所以在組方時藥物都已經配好,包括許多我們無法理解的加減,只要前面的診斷辨證做得好,後面的治療就只要照著古方開就可以了,我認為這是對初學者比較容易的方法,全部都開單味藥的話,需要對藥物以及對疾病有更深入的瞭解之後才比較容易做到。

接觸病人

後來有一次同學找我幫他治病,是正在經歷考試壓力的同學,主訴是容易頭暈想吐,在思考或是壓力大時明顯,飲食正常,排便正常,會怕熱,不會口渴,但是容易累,睡眠可但是睡不好易醒。當時我認為是肝氣鬱加上脾胃虛,照著跟診醫師常用的模式,以加味逍遙散搭配甘麥大棗湯去處理他的症狀。後來他說雖然有緩解但是頭暈症狀還在,醫師聽完之後跟我說把加味逍遙散換成半夏天麻白术湯,試了之後同學說頭暈的狀況緩解很多,頻率從一天三次以上減少到一兩次。當時醫師是說:加味逍遙散不是不能開,但是因為是相對平和、平穩的方劑,在不確定治療方向時可用,只是藥效就會顯得不夠強,他認為這是比較偏向脾胃虛寒所造成的,所以才會選用半夏天麻白术。這也是我最近遇到的問題,大方向也許對了,療效多少都會有,但是接下來要如何找到更適合的方劑呢?在這個案例中,醫師甚至沒看到病人,憑著我轉述的症狀就開出了更適合病人的方,這顯現自己在這些症狀產生的原因上還不夠清楚,另一方面也顯現自己需要認識更多方劑以處理更多不同的狀況,有時只靠僅有的方劑加減是不夠的。

檢討

我原本認為自己書讀夠多而缺乏臨床經驗,所以都往診所跑希望從診間看到這些書上的知識是如何應用的,但看了一段時間,也自己處理一些病人之後,又發現了自己知識量的不足。我認為這就像天平的兩端,一邊是理論的建構,另一邊是實務經驗的累積,在學生時期很難兩邊兼顧,畢竟沒有穩定的病人可以驗證自己的理論,但只讀書卻又會有過多無法確定的猜測以及空想。之前一二年級書讀比較多,大三時自以為上課講的範圍太大沒有主題感而不讀書,幾乎都在診所中邊看邊學,只求看看醫生真正在治療時的思考是如何。再臨床跟診比較多之後,開始發現自己大方向抓得 到,但很多時候會在某些細節上有缺失,造成有時我想開解表藥醫師卻使用滋陰補氣藥的情況,這時才又回去翻書,開始細讀條文和課本中的註釋互相比對,才發現許多概念都分散在平時上課的內容中,以前覺得花很多時間只有一點點重點很浪費時間, 但現在發現臨床有時候就是臨門一腳,想到了就知道要怎麼用。未來希望能同時藉由書本及臨床進步,在書本中藉由古人的眼睛建構對人體的了解,並在跟診中看到這些現象的展現與變化,期許未來不只能夠治病,更能看見生命的本質。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