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醫學習之路│陳冠宇

目錄

作者:中四乙 陳冠宇

一、很多人都說學校的課不OK,那好的老師的課你都有好好把握嗎?

從大一到大四,的確是有遇到照本宣科的老師,也有太拘泥於國考型式與課本來教學的老師,尤其到了像中醫證治學、中醫內科學之類的課本,會出現一堆證型表格,而表格裡面的方劑部分有些已經過時了,要嘛老師根本沒用過,要嘛被禁用,更別提科中有沒有做,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會告訴你遇到這個證型他會用現成的什麼方來加減什麼藥,比較固守在課文跟國考的老師就會要求你背起來,其實對有在認真上課的同學,多少能瞭解自己比較需要的是哪一種教學模式的老師,一直以來都會聽到同學學弟妹學長姐抱怨XXX的課怎樣怎樣,那抱怨的同時有沒有記得聽看看別班或是別系的老師呢?

期末前都會開放下學期的選課,其實我從大三開始每次都會把中醫、後中各年級的課表都看過一次(包含課程與授課老師),也會把中醫藥相關的課都看一遍(藥學、中資、藥妝、運醫),然後去對照我的必修課表,找出我有興趣且有時間去旁聽的課,或者是很棒的老師一樣的科目,在不同班級教不同的範圍。我其實想得很簡單,學費都繳了,去旁聽也不用多付錢,而且若老師無特別規定,也不用考試不用做報告,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恆心與定力,少了考試壓力自然就可能會有怠惰的危機,原本每個禮拜都去,後來兩個禮拜一次,再來一個月一次,可能過了期中考後就不再去了也都有可能。

大三下的時候,期中考後的中醫系方劑其實我都沒有去上課,反而當時後中的方劑學除了一次調課之外我沒去聽,該學期其他堂我都全部聽完了,因為瞭解配伍還有老師的臨床運用,對於我準備國考其實也有很大的幫助,大四上的時候把林宏任老師在甲班的中內(肝膽病),與王玟玲老師在後中的中內(心血管疾病)也聽完了,或許可能有人會疑惑乙班中內這兩位老師不是也有上嗎?對阿是有,但是範圍不一樣!這兩位老師都是我覺得非常願意分享自己臨床的老師,所以我也很推薦給大家,這學期我也把林宏任老師在後中的中證(肺系)聽完了,雖然上學期中乙就把肺系上完了,但每位老師的思路跟提醒重點不完全相同,所以也是收穫豐富。

外系的課的部分,我大三下有旁聽過藥學系的藥膳學、藥妝系的中醫美容學,這類就比較像是興趣的部分,像有些人會去旁聽後中的中醫脈波學,運醫系也有中醫傷科相關課程。中醫系的中醫選修課幾乎都是與傳統經典有關(這點其實這一年在爭取改善,但目前困難重重),與後中相比少了應用類的課程,但我認為中醫是可以多元發展的,對自己有興趣的相關課程,非常建議多去聽聽,尤其乙班的三下~四下期間,也不要害羞去問老師問題,像中醫美容學是藥妝系開的,但授課老師是中醫學院的老師,不過因為是開課在外系所以深度會比較接近通識,但若想到比較深入的問題,其實老師也很樂意回答。

二、多元學習,不喜歡就不要聽但不需要批評

中醫存在不同門派,同一個病,不同醫生思考的方向也不大一樣,光是學校的中醫社團就有中典社、中診社還有之前的中思社(以下沒有要推銷或是否定哪個社團),其實我曾去聽過中典社課以及山上派老師的課,當下我覺得好像進入平行宇宙,對我來說很難理解,之後我也沒有用課外的時間去聽相關的課,但我不會去批評或否定哪一個門派,不需要因為先入為主,所以少了學習的機會,像賴英秀老師有上中乙及後中的課,老師在講解金匱方的時候經常會提到脈位點,對我來說很困難跟抽象,我選擇就是聽聽而已,但老師對於金匱方的臨床經驗跟故事,我就會認真聽講。

找到自己喜歡的學習理論很重要,批評或是當鍵盤俠很簡單,但是尊重很難。網路的言論其實大多偏向片面的,但現在常常會看到對方片面的想法就完全否定對方,並未在瞭解對方的理論系統下就直接批評,反而是少了一個學習的機會,不喜歡就退追蹤不要看,但是不是怪力亂神我覺得不需要特意去渲染並加以批評,其實是不是怪力亂神,時間會慢慢證明的,或許現在某一些知名的派別或是大師,以前曾也被批評過是怪力亂神。

三、大多人都想當中醫內科醫生,但是有那麼容易嗎?

與很多人聊過就會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想畢業後當內科醫生,或許是覺得只要坐著把脈問診打打字開藥就可以有很棒的生活了,相較於針傷科醫生輕鬆很多,但真的有那麼容易嗎?我其實有思考過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目前我的想法是中醫系的課程安排把針傷科教育放在四年級及五年級,但內科教育從二年級開始就一直到五年級,而且在內科教育放的學分數是針傷科的數倍,我想或許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是對內科比較熟悉,間接覺得內科比較適合自己,但其實根據自己跟診與幾位臨床醫師討論的結果,一畢業就決定走純內科其實非常不容易,不管是診所還是醫院體系都是一樣的,比較年輕的內科醫生,即便已是總醫師、主治醫師,患者量相比於資深內科醫生往往都有一段落差,但我不是在否定這些醫生的努力與實力,我是要強調如果你在當學生的時候就限制自己的發展,可能會比較快遇到瓶頸,就像我們看醫生掛號會挑患者比較多的醫生,那今天如果反過來你正好是那一位患者很少的醫生呢?當然如果你家裡有中醫背景尤其又是內科專長的那可能就是例外,但我相信這樣的人是少數的。

這學期在課堂上聽林宏任老師說,住院醫師問他說為什麼病患看了一次就沒有回診而去看別的醫生了?老師幽默的說病患看你們穿短袍的可能就給你們一兩次機會,看到長袍的可能就會給五六次機會,尤其看到名牌上有寫上”主任”兩個字的就會給七八次機會,所以我只要在第八次把病看好就行了,病患會覺得連主任都沒看好,這個病一定不大好治,當下大部分同學都笑了,但其實這是一個事實,內科殘酷的就在這邊吧,或許一個年輕醫生開了七天藥,其實第四天開始就有效,患者可能吃了三天覺得沒什麼改變就覺得是醫生沒用,但針傷科若是你可以在第一次就能緩解(我強調緩解不是痊癒喔),病患可能就會對你開始有信心,甚至之後患者的內科部分也會來找你治療。

當然如果你有內科魂或是你真的怕針怕血或是等等原因,真的想與針傷科絕緣,我覺得那你需要想想,你看的內科相關的書有比別人多嗎?還是你是跟大多數人一樣把共筆背好,把考試考好就結束了,是否有多花時間看藥物、診斷、醫案、脈學相關的書或是練習脈診,是否有多花時間瞭解西醫內科的理論與機轉呢?

四、換個方式學習或許是另外一個轉機

有時候礙於考試的緣故,我們或許需要把課本的註解背下來,但可能不是最適合每個人能理解的理論基礎,所以我想分享我《傷寒論》的學習歷程。中醫系在二下的時候就開始學傷寒而且要一個學期就拼完整本,但中醫系二下時中藥也還沒學完,診斷學才剛開始學,方劑完全還沒學,在中醫基礎薄弱及中夜與營隊的狀況下,我期中考傷寒考了29分,還好期末老師有放水讓我最後C+度過二下,二下我念傷寒論其實都沒有看承啟版,我是看郝萬山教授的講稿,當時因為什麼都不懂所以就瞎背,像苓桂术甘湯、五苓散都可以出現頭暈的症狀,以臟腑辨證是水氣凌心,像桂枝加桂湯,以臟腑辨證則是下焦寒氣上沖,心陽虛損,所以加重桂枝溫心陽,當下只是覺得好像中醫怎麼解釋都通。

大二下的時候因為什麼都不懂,所以就硬背,但其實我傷寒底子很弱;大三的時候因正在學方劑學,經方與時方同時都有學,當下覺得這些方就很多了,覺得《傷寒論》中的其他方不學也罷;大四時,因為學分比較少,且覺得中證背證型表格的學習對我來說比較難以有所顯著的成長,所以想說回頭重新念《傷寒論》,我原本以為我有了方劑的基礎後,會很容易瞭解,但這時候看反而覺得裡面的解釋無法說服我,我依然很難瞭解傷寒方的配伍,像是葛根加半夏湯的解釋是陽明經脈受邪,桂枝加芍藥湯的解釋是太陰經脈受邪,對我來說還是很抽象,即便我背得起來,但我也不知道怎麼運用或是怎麼憑藉患者的主訴來判定,有時候也會覺得有種為了解釋而解釋的感覺,像《金匱要略》黃汗病的桂枝加黃耆湯,大部分的書因為黃耆有補氣的效果,所以一定會將病因病機先解釋其他的最後提到是因為氣虛是根本,對我來說是一直繞圈子也不直觀,有一種因為黃耆是補氣藥所以一定要講到氣虛的感覺,當又想要放棄學習經方的時候,剛好接觸到了以藥證的模式來學習經方的轉機。

一開始接觸藥證也是花了一些時間重新理解這個系統,但其實對現在的我來說很值得的,藥證簡單來說像統計學,統計某一位藥在所有經方中出現的共同症狀,以症狀為主,很少提到臟腑辨證,像桂枝其中一個藥證就是氣上衝,這樣就很好理解為什麼奔豚會重用桂枝,或是像黃連湯中有配伍桂枝,就是除了有上熱下寒的腸胃問題外,條文中的胸中有熱,應該就與桂枝的上衝引起的煩燥、心悸有關係,讓我對於經方有了更完整的瞭解,當然不可能一位老師的講解可以讓我全面瞭解,所以現在當我不大能完全接受A老師的時候,就會去查BCD老師怎麼說,找出一個最適合的理解邏輯。以上用藥證的方式舉例只是為了強調當遇到學習瓶頸的時候,別忘了找方法突破,如果沒有考試的壓力,大可以不必強迫自己背一些自己都很難完全瞭解或是運用的理論。臟腑辨證來理解經方的方式不大適合我,但可能也有些人覺得他能完全理解,最重要的還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將文言文內化成你能理解的語言,最好就是看到這個方的時候,腦中能出現適合這個方的患者模樣

五、跟診的重要性與究竟是要看什麼?

業師計畫的開放,讓更多同學有了跟診的機會,這是我覺得中國醫現在完勝其他學校的地方吧,西醫教育在學校的部分比較偏向於基礎知識與診斷方向,到後期才會分專科,而中醫學習在還是學生的時候,其實就可以開始練習診斷以及治療,跟診也可以分成你想多看看中醫究竟可以處理那一類你以為只有西醫可以治療的疾病,或是你希望看到課本的理論臨床化,或是學習你崇拜的醫生的精華,同時學習臨床溝通的技巧。一開始我跟診的時候也是急著抄病患的主訴與醫生開的方藥,總覺得來跟一次如果沒有寫滿一面跟診小本子好像沒有什麼收穫,後來漸漸的發現其實跟診最重要的還是回到「診斷」,反而寫的筆記漸漸減少,因為瞭解老師的診斷基礎後,對於理解用藥就變得容易許多。

每個老師的師從都不大一樣,所以會有不同的診斷方式,像我台中跟診的老師會用西醫的PE來診斷像五十肩、椎間盤突出、媽媽手等骨骼肌肉疾病,配合解剖部位與穴道治療,而台北跟診的老師是使用皮筋骨、身體連線的方式來診斷身體張力的來源,用結構的方式看整體,內科開方也會從結構的角度出發,其實如果跟診跟了一段時間後,其實都會發現醫生有慣用方與慣用藥,但其實隱藏在這個背後的都是醫生的診斷方式,多了一種診斷方式其實也是多了一種武器,更能避免誤診的發生,所以在跟診的時候,我覺得務必要瞭解醫生診斷的邏輯與基礎,而不是只有紀錄病案。跟診完後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方或藥,務必要再翻書,尤其像經方會用描述症狀的形式來帶出方,往往我們看文字的部分很難感受,像典型腎氣丸證的少腹不仁、小腹拘急的肚子究竟是怎麼樣的觸感,或是典型半夏厚朴湯的咽中如有炙臠的病患樣子,若條文能與臨床症狀結合,你對於該方的印象也會非常深刻,在之後的診斷上也會比較知道有沒有誤判。

六、 補習、聽演講是個人的選擇,結束後是個人的造化

需不需要補習就是看個人覺得有沒有需要,至於什麼科要補誰也不是我這裡要討論的重點,也有些醫生說他們是畢業開始工作後覺得有需要才去補習,中國醫算是四校中補習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補完了然後呢?

補完了老師會的老師還是會,但是如果學生缺乏課後複習,那久了也還是跟沒補差不多,像我花了三個學期把中藥補完,但一直沒有好好重新複習或整理,有些我跟診的醫生沒在開的藥,我其實也漸漸忘記那些藥的主治,而這學期剛好有中藥課輔的機會,我就趁這個機會備課來強迫自己重新複習中藥;針灸的部分這學期我有找室友一起來練針,學校的針灸臨床課程練習的穴道數很少,尤其有些肩胛骨或是腰椎臀部的穴道在學校練習有時候也不大方便,但其實五十肩、腰痛、坐骨神經痛這些在跟診的時候其實是很常見的。另外呢肩胛骨、ASIS/PSIS、尾骨、腰椎、頭皮這些解剖位置真的是需要時間練習摸位置,才能很快的取穴,一開始在練這些位置附近的穴道,也是花了我蠻多時間在確認位置,有練習真的有差,或許有人會問說有些醫生不是扎針都沒扎在穴道上,或是你也沒有練手法,阿這樣練有用嗎?我覺得針傷科學習都是需要時間練習來培養的,我的想法是把現階段我覺得能做且需要做到的盡量做好,更進階的治療方式(像肌痛點),如果有機會學習我也很樂意。

除了平時的練習之外,如果有遇到朋友家人有病理性狀況出現時,好好把握試著開藥或針灸的機會,以針灸來說,單純的與同學互練與針一位有病理表現的人在觸診及下針時,真的有明顯的差異,把到的脈象也會感受到差異,但如果誤治不要太執著比較好,還是請他趕緊去就醫,而參加義診也是一個想增加實作經驗的好機會。

演講的部分也是看個人,大部分辦在學校的演講都是免費或是500以內,公會演講一般學生價大概2000~3000之間,若不願花額外的錢,學校的演講有興趣的也要好好把握,或是去參加國醫節或東洋醫學會志工,多瞭解不同的臨床思路,但一樣也是聽完後記得要再重新整理筆記或是理解演講內容,否則時間久了也是漸漸忘了。

以上是我個人入學到現在淺見,若不認同麻煩選擇不要看或是封鎖我,但不希望因此有不理性的指教,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學習方式不一樣,補習的部分因為每個人的需求與考量不同,所以就不多贅述,乙班的學弟妹要好好把握三下~四下這段時間,你可以選擇一事無成的度過也可以選擇充實的學習。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