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只靠 4 科拿到 150 題以上?(192 題通過)

目錄

關於這份心得

我是一個擅長數理科,不擅長記憶,也不喜歡死讀書的人。偏偏二階中醫國考有很多零碎知識,而且很多知識臨床用不太到,實在讓人煩躁。幸好,有一些科目比較有邏輯可循,讀起來比較有成就感,占分也是最多的 4 科,分別是以下 4 個:

  • 臨床一:證治 20 題
  • 臨床二:內科 48 題
  • 臨床三:傷科 40 題
  • 臨床四:針灸 80 題

這 4 個科目總共有 188 題,占所有題目的 58%。由於這 4 科分數多,又比較有成就感,就成了我這次考試最認真的幾科。

剩下的科目,扣掉學長姐都說要直接放棄的「傷寒、兒科」,以下我都把他歸類為小科(溫病、金匱、婦科、五官、外科)。這些小科我也是有讀,但沒有那麼認真,做的卡片也比較少。

平常在寫考古時,小科的成績常常會在60分徘徊,忽高忽低,實際考試那天,猜運又比平常差,分數都很低分。幸好,題數最多的 4 大科平均 80 幾分,直接拯救所有科目(如下圖)。因此這份心得就是要和你分享,如何用最短的時間拿到這 4 科的分數。

中醫國考題數分布

然而,還是要提醒你,以結果來講,只要拿到這四科,其他科即使很爛也能通過,但實際上如果只把這四科念熟,考試前的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畢竟人不是理性的,考前聽到同學在討論小科,但自己卻很多都聽不懂時,還是會很有壓力的。

所以建議大家 4 大科可以看我的心得,但其他小科,還是要照其他人分享的讀,才會比較心安。畢竟這次考試沒過會直接影響就業,分數高一點絕對沒有壞處。

考試,不是做學問

下面這本書因為大部分內容是在講公務員的國考,跟我們的國考無關,所以我只聽了他的採訪,裡面很強調一個觀念:「分清楚考試和做學問」。我這份心得完全是教你怎麼考試而已,除了針灸取穴和方劑證型以外,對於臨床實力的提升不大。

如果你裸考就已經通過,那你可以像我們班部分同學一樣,考試前讀高研參,也就是「大綠」,認真提升實力。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有機會沒過的人,請你在這幾個月,短暫放下做學問的心態,完全以考試為導向,不要想著去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考試選得出來就好。傷寒看到「几几」就選「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金匱看到「几几」就選「栝蔞桂枝湯」,用口訣背起來,不要管機轉。

image 10

Anki記憶軟體

  • 這次考試我的主要戰力是 anki,他是一個在電腦上免費的軟體,可以幫你把各種不同的知識做成卡片複習。由於我的記憶力很差,直接讀書畫螢光筆幾乎沒有任何記憶效果,所以我比任何同學都仰賴這種記憶卡。考前一天會複習 300 張以上的卡片,幾乎任何需要記憶的東西,我都丟進了 anki 裡面。
image 17

Anki 教學

  • 第一個中文教學可以幫助你快速認識 anki,如果覺得好用,一定要搭配第二個影片看,複習的「間隔」才會符合國考。

Forest 記時 app

  • 這次國考,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家裡自己讀,為了營造大家一起努力的感覺,我找了 20 幾位朋友一起用 Forest app。這個 app 會顯示你今天的讀書時間,朋友之間可以互相競爭或激勵,我覺得是挺不錯的(圖一)。除此之外,專注之後手機上也會出現一片森林,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圖二)
  • 但這個 app 也不是沒有缺點,我自己在考試之前有幾天都睡不好,隔天快中午才起來,一看到同學們都讀了 4 個多小時,就覺得很沒有動力讀書,反而讓那天的效率變差。如果你發現你有這樣的傾向,可以考慮暫停使用,減少自己的焦慮感。
  • 國考後,有不少朋友的 instagram 都是發 Forest 的截圖,當作是國考通過文章的背景,可見 Forest app 對不少人來講還是滿有用的東西,供大家參考。

image 15
image 16
  • 大家看到上面大家 10 個小時不要太緊張,覺得是不是每天都要讀個 10 小時才夠。根據我的觀察,會讀 8 小時以上的人遇到節日、周末也都會休息的,或是說衝刺個幾天,然後就緩和個幾天,沒有人是一整個月都是保持 8~9 小時以上的。

巴菲特的故事

在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故事,巴菲特曾經讓他的飛行員列出人生最重要的 25 個目標,並且有以下的對話:

飛行員說:「主要的 5 個目標一定會去執行的,畢竟他們最重要。而雖然剩下的 20 個也是我想做的事情,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會在空檔的時候再去做。」

巴菲特說:「不!在你還沒完成最重要的 5 個目標之前,都別去做剩下的,那只會分散你的注意力!」

在考試前,我曾經考慮過我這週應該「再把針灸口訣背到更熟」還是「複習我超級不熟的外科、溫病…等等」。一開始我也跟大家一樣,會想要先去救不熟的科目,減緩心中的焦慮。

但理性去分析,加上跟善齊討論之後覺得,當時我針灸的實力大概只有 60 分左右,學長姐都說有機會拿到 75~80,雖然溫病可能比針灸更爛,但在針灸達到 75~80 分之前,似乎繼續精進針灸才是最有效的選擇。所以我最後決定繼續把針灸等 4 科讀到熟,小科就維持原本的實力就好,最後針灸也真的救了我所有孱弱的小科。

因此我會建議,如果時間充足當然每科都準備到一定水準是最穩定的,但如果時間真的不夠,寧可有一個小科(金匱、溫病、傷科的正骨新法、婦科)完全沒念到,也就是 0 刷,也要開始 2 刷或複習針灸、內科。把這 4 科都準備到一定程度,再開始讀或複習小科,不用執著所有科目都要刷同樣的次數。

針灸

總綱

我沒有看任何一份講義,全部都是靠 Bula the whale 的整理,還有背下面列的這些。只靠 Bula 也能拿 80 分,不只一位同學這樣做到,可見 Bula 的內容其實就已經相當完善,而且可以讀完馬上寫考古,知道重點在哪裡?我快沒時間時甚至會直接先看考古,再回去讀考古有考過的內容就好。

image 18

循行、是動

  • 經絡歌:除非你覺得唱經絡歌是一件紓壓的事情,不然我不會建議你唱歌,因為下面的這種題目確實有,但不算多。唱歌適合的是下面這種考同一條經絡的題目,如果是橫向考不同經絡的話,就應該橫向著背,不然你就要一次唱四條經絡才能解題目,還很容易搞混。
image
111-2 臨床四-7
  • 橫向記憶:我把所有的循行、是動所生,都用下面這種表格整理起來,然後用口訣背起來。如果考試考一段條文,你發現有「掌中熱」,就可以知道一定是「肺、心」,如果又有「缺盆中痛」,就知道一定是肺經。
  • 循行比較:「下肘中、入肘中、入肘內」這三個除非你真的唱很熟,不然如果只有聽過幾次,考試遇到一定覺得每一個選項套進旋律都很順,所以一樣就是橫向的背,分別是哪一條經。眼睛、舌頭、缺盆…等等,也是橫向記憶答題比較快。
image 1

是動所生連結

https://yen-chenhan.notion.site/9e488939b274434a81abd1fefe09c8a1?pvs=4

穴歌

  • 穴歌是指 14 條經的順序,因為會牽涉到取穴,所以也是一定要背,有人會把每個穴道取一個字來背,對於平常針灸已經滿熟的人來講可以,但對於我這種,聽過的穴道沒幾個的人不行,我還是乖乖的把穴道全名都編進歌訣裏。
  • 不需要照古人的背:古人喜歡在第七個字加一個好聽的字來背,如中府雲門天府「訣」,俠白尺澤孔最「存」。我自己都是按照我的口訣需要加字,比如說神門少府少衝「澡」,我的口訣是「什麼少婦少沖澡」,「澡」這個字就是我自己加上去的。
  • 口訣變成故事:每一條經絡都是由 1~4 首七言絕句構成,把這四首歌想成一個故事,考試遇到穴道時,就會馬上想到是哪一條經。
  • Anki:我把所有的歌訣依照 3~4 句為單位,放到 anki 裡面,正面寫「胃經2」,我就要默想出:「棄戶庫房屋一棟,淹床乳中根不容…」,也就是「氣戶庫房屋翳棟,膺窗乳中(乳)根不容…」

取穴

  • 取穴我也用 anki 背,原因不難理解,因為如果每次都從頭複習,肺經一定超熟,膽經尾段一定超爛。用anki的話,比較熟的考前只會複習 2~3 次,不熟的則可能一直出現,直到你變熟,才 3 天出現一次,或 5 天出現一次。
  • 正面寫:大腸經頸部;背面寫:圖片和文字敘述。圖片我是用經穴大全,跟課本不同的就在文字上標示一下。
  • 除了各經絡的分區以外,也別忘了加入:頸部、後腦杓、腹部統整…等等跨經絡的卡片。
  • 穴道是幾寸,一樣全部口訣化。如:大腸經前臂是「上山玩,四散餓」(35, 432)
image 3

系列穴道

  • 五俞穴:最重要的系列穴,因為很多題目後面的敘述你根本不會,但他五俞穴也錯,你就可以直接拿分。五俞穴除了會背以外,還要看 bula 練習怎麼推五行。
image 2
  • 募、絡、郄、八脈八法、八會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回陽九針、十三鬼穴、三才、四關、五柱、四總穴、十總穴:全部都用口訣背起來,快速簡單,必拿分。背完之後用Bula來驗證自己有沒有背熟,考前一直用anki複習,這種題目錯一題可惜一題。
  • 國際代碼:偶爾考一次,可以背LI10、LI20…等十的倍數就好。

剩下的單元

  • 歷史、針法、刮痧、拔罐、灸…等單元的題數也有 20 幾題,比金匱、溫病都還多題。這些單元最多就花你 1~2 天,一定要讀熟,你就想光是金匱你就讀多久了,拔罐、刮痧把他背超熟比複習金匱還重要吧,一樣用bula考古去看哪裡考比較多,丟到 anki 裡背到熟。
image 5

治則

  • 真的難,Bula 在介紹各穴那邊的治療可以不用看,最多就是看畫線的或是常考的,治則主要可以看的是 Bula 下冊整本都是治則的那邊。建議就背考古出過很多次的,最近治則越來越難,能拿多少算多少,不要太強求。

考試時間分配

  • 針灸科今年很多人都覺得時間很趕,我建議遇到要花很多時間算的題目先跳過,大概會有 10 題,等把其他 70 題寫完,畫完卡再回來寫剩下的 10 題。

證治學

「症狀->證型」 的題型

  • 這種題型透過 bula 練習,應該可以輕鬆拿到 8 成,畢竟大三大四的中醫考試多少都會用到這些能力。
    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不要看到合裡的就選,比如說第八題這題,B選項「痰濁壅肺」,看一下症狀,真的是「痰在肺」欸,這時候選下去就慘了,因為他沒有提到「熱」,A 選項有熱又有痰才對。
  • 舌、脈一定要看:有時候症狀會讓你在兩個選項中徘徊,通常靠舌脈就能選出來。但舌脈也要記得有例外,不能看到弦就刪掉所有沒有肝的選項。
  • 症狀太多選最符合的:可能是因為我實力不夠,有時候會覺得明明又有脾又有肺,選項卻要我二選一,我就會去算是脾的症狀多還是肺的症狀多,最後選比較多的那個。
image 6
image 7

「症狀->方劑」 的題型

內科最多的題目就是這種,如果以提升中醫實力來講,anki 的卡片應該製作正面:「咳嗽,溫燥」,背面回答「桑杏湯」,畢竟臨床上就是要能夠像填充題一樣開出方劑。但考試畢竟是選擇題,可以偷吃步,只去記方劑的證型就好,比如說下面這題,只要大概知道

  • 桑杏湯:溫燥
  • 銀翹散:熱,衛分
  • 加減萎蕤湯:陰虛
  • 麻杏石甘湯:風熱,肺

就可以選了,至於一樣是風熱傷肺,或是一樣是陰虛,要選哪個方子最適合,那就是臨床實力的部份了,跟這次考試比較沒有關係,如果只是想通過考試的人可以不用背。

image 9

非證型的題目

肺癰、中風、淋證、厥證、痹證等主題,比較不是用證型去分,此時的方劑你就要直接記「葦莖湯」是用在「成癰期」;「加味桔梗湯」是用在「潰膿期」;「烏頭湯」用在「痛痹」,不能只記得這些方劑對應的證型(如,熱毒蘊肺),不然會選不出答案。

image 4

方劑口訣

  • 一開始我是硬背,後來發現口訣快很多,搭配好笑的圖片速度更快。
image 13
image 14

內科

  • 說穿了,內科就是證治的題目,加上一大串西醫的診斷和檢查。很多時候,西醫的診斷、檢查不用看,光看中醫的症狀就可以答題了,如果考試時間不夠,可以快速帶過西醫的資料就好。
  • 內科真的非常補,一共 48 題,我拿了 42 題,比兒科、婦科全對還多。我內科真的就是把方劑的證型全部用 anki 記到超熟就拿到了,課本幾乎沒有幫上什麼忙。所以我剛剛說可以只記得方劑的證型,不用像填充題一樣從症狀推到特定方劑,在考試上是可行的。(臨床上完全不行XD)

傷科

骨折、傷筋、脫位

  • 建議看長庚版搭配 Bula the whale,比較不推薦愛姍姍是因為沒辦法讀完馬上寫題目,抓不到重點。愛姍姍我只有看他的 PE 部分。
  • 考古出現的內容都值得一記,讀起來速度很快,建議要搭配網路上的各種解剖圖片記憶。因為考點都有丟到 anki 反覆記憶,第二次寫Bula 考古時,95%題目都還記得。近年來越來越喜歡考神經是第幾節的,以前比較少可以放棄,但現在放棄可能會失掉太多分數。
  • 脫位每一個病都必背的是最常脫位的方位,是前還是後?
  • 骨折一定要背的是斷掉之後近端、遠端分別會往哪裡跑?

正骨新法

  • 正骨心法表格版太過簡略,這本條文才是完整的,anki 我把常見內治條文 (約 7 成) 直接挖掉方劑做成卡片,但考試還是遇到了那 3 成,而且還不少次。有空的話,全部都背也不錯。寧可金匱少背一條,也要多背一條正骨新法,畢竟小小一本,就考了 4~5 題,比金匱還要有價值。
  • 古代骨頭的名字:全背太花時間,一年最多考一題吧,所以就背最常見的肱骨、尺、橈、骨盆、股骨、脛骨、腓骨…等十幾個就好。
image 11

內治

  • 寫 Bula the whale 的題目練習手感,好像也沒有課本可以參考。

PE

  • 課本有出現過的 PE 一定要全背啊,真的超高 CP 值。還是那句老話,考試不要當成做學問。真正會 PE 要找同學練習,各種角度也要對。但考試的 PE,只要看懂選項在講哪個 PE 就好,這不是在考 OSCE。
  • PE口訣請看這篇

電腦考試

  • 明年開始是改成電腦考試,雖然有計算紙,但不能在題目上畫線,其實對於題目很長的中醫國考來講影響滿大的,練習時一定就要規定自己只能另外拿白紙考試,不然當天一定會很不習慣。

總結

  • 照著上面的方法讀書,應該可以輕鬆在 30 天內,把這四科考到 75~80 分左右。以沒有中醫基礎的人來講,這 4 科拿到,其他科裸考就開始有通過的機會了。反過來,如果其他科都讀了,但針灸、傷科沒讀,反而可能沒有過。
  • 有完整 1.5~2 個月的人應該可以全科都讀到,但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時間不夠的人,希望這篇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