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期許

目錄

剛進入中醫實習,回想起初入學時曾寫過一篇文章,當時對中醫所面臨的困境以及一個現代中醫應該具有的條件做了一些抒發,現在回首,仍然還沒有很明確的答案,希冀在接下來的一年,能夠有更多新的思維,並找到解答。

近年來,對於中醫的發展該何去何從,相關人士往往各抒己見,但相同的是,經常以「水」的意象來期許中醫。「上善若水」,或許,是想藉由水那無形無狀,卻也有著萬形萬狀的柔軟特性,期許中醫能在科學化與現代化步步進逼的此時,涵化、包納、調整出能被科學社會接受的樣貌。似乎,越來越多人相信,中醫,只要現代化理解,科學化解釋,就能一步登天,一鳴驚人。

  然而,一年來,粗略的淺嘗了中醫皮毛的我,開始有種不一樣的想法。

其實,中醫並不缺「科學化」,缺的是對資訊的統整、審查與辨識。因此,我認為,現代中醫應具有的條件,就是能夠正確的篩選資訊。

隨意上網搜尋一下,就有數以千則以「科學觀念」包裝的中醫養生資訊;在臉書上打個關鍵字,數秒後就出現了一串分享現代中醫訊息的社團;進入中國期刊網站瀏覽,中醫藥的科學研究炙手可熱,不勝枚舉。然而,在這麼多「科學」的中醫資訊中,有多少是真的能被所謂主流科學認可的,又有多少純粹只是為了科學而科學,甚至,只是來自附庸風雅的憑空杜撰?

這個問題其實分為兩個層次。第一,現在的「科學中醫藥研究」並不非常嚴謹,科學講求的是再現性,但現在許多資訊憑的都只是偶一得之的例子,或是難以重現和量化的結果。而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層次,就是,中醫,本身就有其難以科學化的結構。量身打造的醫藥系統,讓病例歸納變得十分困難。而中醫發展了上千年,許多內容並不只盛行於中醫師之間,更多的是隱藏在民間,因此,中醫學一方面與日常生活十分貼近,一方面也代表著任何人都能對中醫發表自己的解讀。因此,不同的資訊令人眼花撩亂,要判斷何者為真只能各憑本事了。

那麼,既然難以判斷現代資訊的正確性,有沒有反求典籍的可能呢?

但事實是,就連中醫典籍,都如同佛道教的百家爭鳴,而非西方社會的可蘭經聖經般一權獨霸。即便在公認的經典如黃帝內經中,前後矛盾、斷簡殘編、各家各執一詞的情況也不在少數,要如何學習統整與抓出正確資訊,找到可供檢證的方式,確實是現代中醫最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否則在典籍裡迷失的仍然所在多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