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與學|舉一反三的可能|曾亮維

目錄

  中醫學習的路上,在摸索嘗試和同學、學長姐、學弟妹討論的同時,慢慢發覺有一些小技巧,能夠讓自己有更高的學習效益。有些方式簡單,從低年級就可以開始練習;有些方式則需要一些積累,日起有功,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論語 · 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這段話我們可以從三個層次理解,最基本的是回饋與提問,也可以延伸成靈活聯想運用至別的層面再與老師討論,甚至是挑戰老師。剛好可以是提問學習的三個階梯。

善於回饋


  這是最基礎的一步,也就是善於問問題或回饋講師,當聽了一場深受感動的演講之後,以發問、訊息的方式,向老師提出回饋。回饋或提問的前提當然就要認真專注。

  而回饋後,有時候我們可以得到超乎想像的解答,是講師囿於演講時間限制無法回答的,或者可以查找什麼資料的方向。有時候則是可以讓講師印象深刻,結識以後也能再做進一步的請教與交流。

  如果有幫忙營隊社團的講課或者開始向學弟妹分享的經驗就知道,當講者是衝著滿腔熱血來分享時,其實得到的任何回饋,那怕是好評或可以改進的意見,都是很好的養分與鼓勵。甚至是重視自己演講品質的講師,對這些回饋都是求之若渴,也不枉講者費心準備的演講。以學校組的學弟妹來說,也更能有機會讓講者願意再次回來分享更多的主題。

  沒有很笨的問題,只有將問題藏在心中的學生。

問出深度問題


  至此我們已能踏出第一步,能夠給出回饋了。

  然而接下來要把問題的深度跟廣度提升,就表示在主題相關背景知識理解上,要有一定的基礎。亦或者有臨床經驗能夠反饋驗證。

  要有背景知識的建立,那就要談到平時如何累積材料,要有進一步的思考總是要建立在材料上的。雖說中醫門派多,然而大多數醫師的思維建立仍是有跡可循的,如果選定一位老師想追隨,能夠盡量重現老師的學習軌跡。又如同一些老師提供的書單,都能夠在其中找出可以思考的問題。跟診前把相關書籍瀏覽過,看書籍主要闡述的是什麼,問問老師與臨床如何連結,都會比直接跟診能更深入一些。

  自己的臨床則是學校學生較不足的地方,平時觀察的對象只有自己跟同學,若能延伸至家人,幫忙解決家中的小疾小病,也是很好的機會,能夠驗證書上記載及所學到的知識。同時也照顧了家人健康,並建立臨床的感覺。

無存派別之見


  當老師們指定的書看了,接著就是向外開展尋找養分。我自己的經驗是,不要只固定跟一個老師學

  曾經聽過一個比喻是,中醫的傳承像是投手跟捕手,投手投出來的球,捕手永遠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接住,投一百球、一千球,捕手只有漏接的可能。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只從一個來源學習,要完全承繼一個老師的學習歷程跟臨床經驗是不可能的,頂多達到八成、九成,然而我們不會甘心於此。最好的方式是多跟不同老師學,無存派別之見。以前老師常舉例的是葉天士拜17個老師。在時間上則可看個人習慣,可以同時也可以不同時期。

  跟老師學又可以大概區分成傳道與私塾。傳道是真正交心的老師大家各有所體會,而私塾指的是古今中外典籍,在閱讀典籍的部分需考量其時代背景,也無需以之彼此攻訐。私塾並從各門理論汲取養分可以從中醫各家學說著手(可參任應秋老師著作,見參考資料)。然而不要因為學了一樣東西就關起其他的大門,會限縮自己的視野及看到真理之門的可能。
  另外要提到的是學院派也自成一派,有人可能會非議或讚揚,但學校學的其實對我來說是了解中醫的架構與基礎,也有其價值。

進一步的累積材料


  除了不同老師處所學的東西能夠互相比較外,此時上一篇提到的學術資料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來源,笈成的電子資料庫檢索系統很好用(見參考資料,不過若是自己建立的系統,在建立過程中的聯繫、分類,也是一種養分)。中醫很有趣的一點是,因為觀察的始終是同一個人體,常常能從不同的參考文獻得到類似或互有參考價值的答案「英雄所見略同」,此時不管對臨床觀察到現象的老師以不同文獻找他討論,或者對於自己延伸想法的空間都有幫助。

  而臨床經驗的部分,則在檢索或閱讀時,也能從一些醫案中得到資訊。

教學分享是練習輸出


  當我們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材料,同學間的分享也是很好的管道,大家都有各自有興趣的領域及涉獵的面向,如果能有個類似沙龍的分享會,是個很好練習重新整合輸出自己腦中東西的機會。根據上篇提到的艾賓豪斯遺忘曲線,在試圖重整時也是反覆複習,當東西已經能夠內化到能講出來給別人聽時,才是我們腦中的東西。這是教學相長的第一個含意。

  大醫精誠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分享平台,或者經營部落格,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


  讓老師也覺得有所收穫。

  這裡指的不是金錢付學費,而是在想法及經驗上。

  這一點在出去跟診所醫師的時候尤為重要,畢竟診所不像我們所習慣的教學醫院天生就背負著教學的責任,老師也大多和善而願意講。診所在自負盈虧的情形下,醫師常常是憑著一腔熱血才願意投入教學,此時在學習態度的表現上就更顯重要。

  甚至是,如何能夠「反師為徒」,這便是要達到真正教學相長的基礎,也即是你能夠教老師,甚至在一些學術問題的討論上,是可以超越年歲,此時就已不是教學,而是同道間的交流討論,是跟「忘年之交」(不管大或小),共同為中醫學術而興奮、而悸動的感覺。

  我自己的經驗是,譬如我跟了A老師學了脈,後來發現B老師教我的傷科,能夠解釋A老師脈在人體結構裡呈現的真實模樣,那我在跟A老師提到時也能在理論上有更深一層認識。至於B老師那邊,也能提是那些傷科問題用內科解決更直接而迅速。典籍的部分也是,當我們透由檢索而得到材料、有材料而思考,便能夠反饋一些臨床老師在理論上的聯繫。或者是早點將自己提升成臨床醫師,累積了家人同學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回去請教。


參考資料:

[1]《論語·述而》先秦 · 孔子

[2] 笈成的電子資料庫檢索系統
https://jicheng.tw/tcm/about.html

[3]《中醫各家學說講稿》任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