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李培生的經驗與傷寒論|張世昌

目錄

前言

傷寒論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現有中醫著作中最早結合理、法、方、藥,是一本承先啟後的書,如序所言承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且對無數醫家有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與傷寒論相關書籍非常多,不同醫家對於傷寒論分析與討論十分詳盡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閱讀李培生老師的傷寒論講稿時,知道老師在學習中醫的路上研讀眾多書籍與張仲景著書時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一樣,講稿中的內容在整理分析上用條列的方式,所以可以清楚的了解和比較不同條文中的證與症,書中也有記載老師在思路與用藥上的習慣,可以從中學習和思考。

李培生的治療方針所得

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中醫這門醫學是非常的廣與深的,有著許多不同的層次,也因為非常的浩瀚所以在學習上很容易遇到迷航的狀態,但現在學習中醫與古時候的醫家相比在典籍的獲得上是有很大的優勢的,有各朝代、各流派、各地域的醫書,可以藉由醫案和醫家的著書去了解和體會這浩瀚的中醫醫學,所以當閱讀到李培生老師在處方用藥上的習慣和心得時有獲得寶物的感覺,代表著可以一窺李培生老師行醫無數年所累積的精華。

濕熱黃疸上老師提出三焦論治的方法,除了用藥外也可以了解老師對於三焦的劃分,肝在三焦的臟腑定位上有中焦也有下焦,而老師認為肝是在中焦,可知肝在老師的行醫經驗中與中焦其他臟腑關聯性比較大,且認為肝胃失和是造成黃疸的原因之一,常用藥有枳實、枳殼、陳皮、砂仁、建神麴、穀麥芽、雞內金、薏苡仁、藿香梗、蔻仁,藥性賦裡言:「寬中下氣枳殼緩而枳實速也」,對於兩位藥的差異還有以作用部位的高低區別,枳實偏中下焦,枳殼偏中上焦,常用配伍藥也不一樣,在黃疸治療上兩味藥放在同一組藥群中,為甚麼呢?難道只是因為兩個都是調理氣機的藥,需要比較強時就用枳實,不需要那麼強時就用枳殼,另外這兩味藥是作用在哪呢?脾胃還是肝?還是中焦臟腑之間的路徑?光是一組藥群需要了解的點就很多,了解完藥性後還有診斷,診斷在甚麼才會用到這組藥。

有段時間時曾認為只要一直翻書就會用藥、會把脈、會診斷,但在某次為了一味藥查閱幾本書後,突然發現每多翻一本對於那個藥沒有更熟悉反而更模糊,寫書的都是前輩先賢,但內容卻不一樣,這時就茫然了,誰對?整理好筆記卻發現離用藥還有非常大的距離,這時就發現需要更接近這味藥,不論是自己買藥材、科學中藥,自己吃或開給別人吃,摸藥、看藥、用藥,實際的去與想了解的藥接近,才會離開紙上談兵,當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挫折,一嚐枳實了解到那真不是好吃的藥,反正也是自己喝到也無妨,最害怕的時候是開給親朋好友的時候。有位朋友鼻子過敏吃西藥控制狀況還可以但已連續吃了十幾年,所以想吃中藥看看,開了麻桂加一些脾胃水藥,朋友吃完不停的流鼻水,也不斷的排氣,問要不要繼續吃,最後還是請他停藥,畢竟原本的生活品質比較好,這是個寶貴的經驗,對於水藥的劑量,李培生老師的用藥特色是輕靈,開的這帖沒有一味藥超過三錢,麻黃更少,朋友的反應就很大了,所以開藥對於劑量的拿捏真的需要小心謹慎,常聽到一些親朋好友說中藥吃不會有副作用也不會吃死人,絕對不能有跟他們一樣的想法,膽大心細的去開藥讓自己對於開藥越來越熟悉,如果自己能知道吃藥後病人的反應,就代表到另一個層次了。

傷寒論提綱討論

六經中各有一條條文被認為是提綱,在柯琴《傷寒論翼》言:「仲景六經各有提綱一條,猶大將立旗鼓使人知有所向,故必擇本經至當之脈症而標之。讀書者須緊記提綱以審病之所在。然提綱可見者只是正面,讀者又要看出底板,再細玩其四旁,參透其隱曲,則良法美意始得了然」之後醫宗金鑑等書就以此為圭,而在李培生傷寒講稿中,對於提綱也是予以強調,但在內容中可以看出一個問題,就是各經提綱完全包含各經內容嗎?如在講稿太陽病的提綱析義:「本節是太陽病主要脈證故稱提綱,以後括有太陽病,多包括此脈證而說」多包括代表有些沒有包括,在補証中收錄「柯韻伯:凡言太陽病必根據此脈證,如脈反沉,頭不痛,項不強,不惡寒,是太陽的變局」也就是說疾病發展中會因為變局或特例出現其經病不符合其提綱的情狀,就如上述柯琴所云: 然提綱可見者只是正面,讀者又要看出底板,再細玩其四旁,參透其隱曲,則良法美意始得了然。

1.太陽病: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此提綱使很多人把浮脈和表證幾乎做完全的連結,講稿上浮脈表示邪干於表,正氣向外抗邪。然而這可能只是浮脈的其中一個發生狀況,在重訂診家直訣:「浮沉,以診氣之升降也,陽不能降,則脈見於浮,陰不能升,則脈見於沉……」可見在周學海經驗上陽不降的狀況下就會出現脈浮,條文《傷寒論》138條:「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這裡也有浮,但肯定不是以解表藥來處理。

2.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書上提綱有提到余無言云:「食物積滯而實者,實也,熱邪積滯而實者,亦實也」,可知陽明有食物積滯熱邪積滯,但除此之外,在191條「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戢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194條「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哕。」中可以看出還有一個原因為虛寒,因胃中虛寒水穀不化所致。

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在189條「陽明中風,口苦咽乾」、21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陽明病中都有口苦咽乾,但陽明病還會有它的主證,所以若病人有口苦咽乾,要再看病人的熱勢強弱和是否有胃家實的狀況。

4.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講稿上認為這條屬寒證,寒熱再歷代醫家就有討論過,以寒證為主流,但尤在涇認為判斷和熱應該要有更多判斷標準,像是肢冷、肢溫、脈遲、脈數、口渴、口不渴,後兩個可能比較難判斷,畢竟有寒而渴,也有熱而渴。

5.少陰之爲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微細在講稿中被認為是兩種脈:微脈、細脈,代表陰陽兩虛,但在陳亦人的《傷寒論求是》中有提到微細脈重點應該是在微,他舉脈經裡對於微、細脈的論述「微脈及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細脈,小大於微,常有,但細爾」由此可看出微脈通常兼細,但細脈就不一定兼微。在但欲寐上,欲寐是一個想睡但睡不著的狀態,那提綱到底是陽虛還是陰陽兩虛呢?如果是陰虛火旺,應該不會出現但欲寐,而是心神被擾不得臥,少陰病中的方大多都是溫陽,除黃連阿膠湯、豬膚湯有滋陰外,所以基本上還是陽虛為多,經過幾日變證而陰虛,也有醫家認為提綱沒有包括所有的少陰內容。

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從提綱來看是一個上熱下寒的的狀態,但在厥陰篇有也有單純熱證如白頭翁湯,有也單純的寒證如吳茱萸湯、四逆湯,在讀的時候也不能死記提綱,而厥陰提綱確實與少陰心腎陽虛寒化和太陰的脾虛寒不同所以還是有它的用意。

結語

傷寒是中醫的一部份,也是一本非常可以拿來做成釣竿的書,學習中醫應該要有屬於自己的一把釣竿,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和釣自己喜歡的魚,從習慣等答案過來轉變成主動去尋找答案,這把釣竿可能結合讀的中醫典籍、醫案,聽的講座、演講,上課……等,所有中醫有關甚至武術、人工智慧還有生活的體悟都會是釣竿的一部份,當有了釣竿自己就可以面對未來遇到千變萬化的疾病,讀完這本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審視自己過去讀中醫與傷寒的狀況,讓自己的釣竿可以愈來越好。

第一屆徵文比賽得獎文章

徵文主題:講稿系列

前三名

王洪圖內經講稿讀後感想|韓彥辰

張廷模中藥學講稿心得|鄭宇晴

任應秋中醫各家學說講稿讀後感想-漫步古今醫林|曾亮維

優等

讀印會河中醫學基礎講稿之心得與實踐推廣 |陳禹利

思索李培生的經驗與傷寒論|張世昌

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六經氣化學說與傷寒論│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十四講讀後心得│馬錫羚

手與心|陳欣妤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葉繼謙

胡希恕傷寒講座讀後感想|呂平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