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楊詠發(榜首)

目錄

前言

國考到底難不難呢?真要說的話,不難不簡單XD。難的話可能是太晚開始、或是找不到方法,但絕對不要因為學長姐說國考很簡單就掉以輕心,每個人背景知識不同,需要準備的東西也不一樣。希望大家看完每個學長姊的文章後,跟自己的狀況對照一下,找到適合自己的國考準備方向。

準備時間

我是期末考後兩天開始讀,大概認真讀了4個禮拜。但方劑、中藥我是有提早開始念的,等等在各科細項的時候再跟大家說。暑假再開始也是會過的,但效率不足的話可能會微抖,所以我還是建議提早開始念啦XD

地點

準備國考是需要一定意志力的,所以建議大家選一個自己能專心讀書的地方(圖書館、摩斯、PBL、在家)都可以,只要確保這個地方不會影響到自己專注度即可。此外,建議找同伴一起讀,枯燥乏味的國考生活中有同伴比較好討拍XD而且會有互相督促的氣氛喔!

ps:個人覺得PBL不錯,空間大概可以塞到六個人,有很多插頭;缺點是冷氣一開就爆炸冷、有被總務處gank的風險,有一次總務處前一天才否決我,完全來不及補借,所以我的書就被鎖在裡面了 QQ

作息

我是每天8:00到PBL讀到22:00,這麼久的時間對我來說很難一直專心,所以我讀到心煩意亂時就會去看youtuber的影片,耍廢十幾分鐘後再回去讀,但絕對不要一耍廢就永無止境喔XD,看看周圍認真的同學,充飽電後就認命回去讀吧~~

22:00回家後,我會把中醫史當故事書來讀,就是那本精裝版知音。花時間讀這科cp值真的不高,但不讀也會抖,所以我是每天睡前碰一下維持個印象,把它當故事書讀有些時候莫名就記起來了,而且讀一讀就想睡了XD

各科準備內容

中基(一)

1. 中醫基礎理論

我是直接寫考古。這科很常識、很直覺。有了內經基礎後再寫會順很多,我當時是內經一刷完後才寫的,就發現…中基就是內經的孩子XD。總而言之,讀完內經後直接寫考古,就搞定這科啦~

2. 中醫史

參考用書:中醫史精裝知音、禾辰的中醫史年代整理。

大家都會說可以放掉,但我覺得可以輕鬆讀啦~我是直接寫考古抓出考點(不外乎就是:書籍作者名稱對照、金元四大家、溫病學派、明清溫補學派、醫學教育制度、醫政制度)。寫完會發現:很多題都是今年考A選項,明年考B選項,愛考的就那些。

  寫完考古後,可以稍微整理一下,利用吃飯的時間看自己整理的筆記、或是禾辰的年代整理。睡前再翻個知音精裝(當故事書翻過就好,求有個印象)。

  總而言之,我是利用各種零碎時間解決這科的,最後憑藉各種印象以及平常積的陰德XD神之幸運猜對所有的中醫史考題(考前拜拜超重要)但有個印象真的比較容易拿分啦。最後還是要釐清一下!!如果發覺自己內經、方劑的進度落後,就真的別花時間在這科了,7題左右就送給它吧。

3. 難經

參考書目:難經選讀時的課本(好像周佩琪有編輯)、國考資料選輯

  先來介紹一下國考資料選輯,那是去禾辰印的,一整本包含基礎一、基礎二的所有重點。

  我覺得這科一樣不要放掉,難經的題目考得通常很簡單,八十一難常考的大概就那三、四十篇,跟內經比起來內容少太多了。準備方式跟中基一樣,建議讀完內經後再讀難經,其實難經依舊是內經的孩子XD。我自己是一刷完內經後開始讀國考選輯裡的難經,讀完一章後直接寫對應的考古抓考點,然後特別去記考過的地方。

4. 內經

參考書目:王洪圖內經講稿、內經知音大綠、內經2015版(你們好像有新版)、瑩臻學姊的重點整理篇章(國考資料庫有)。另外,好像蠻多人推白話解,只要能幫助理解記憶都好!

  內經是基礎一最最最重要的一科,考題佔一半,一定要好好讀!先講一下經絡的部分。我沒有跑針研,之前也沒好好背過經絡,偏偏經絡是內經的大考點。所以我在暑假前期利用經絡歌把十二經絡循行、是動病、所生病唱完 (每天唱個兩首,花四個禮拜把它唱熟)這是很取巧的方式,但唱完後幾乎可以全拿經絡題目。此外,別絡也是常考題,穴道跟主治一定要記熟!有跑過針研的話可以更進階去區分一下經絡在人體上怎麼走:誰前誰後、誰到目銳眥誰到目內眥、在軀幹上各經絡怎麼排列等等的觀念。

再來跟大家分享經絡以外的內經讀法,一刷內經的時候,我使用的是內經2015版,搭配王洪圖內經講稿做筆記(它講得蠻清楚簡單的)。如果王洪圖沒提到的篇章,我會回去翻大綠,三管齊下來搞懂篇章內容。

  每讀完一章,我會直接去寫考古,抓出考點,再回來重點記憶。有些2015版沒有的篇章但考過兩次以上的,我會把它整理在一本筆記本上方便之後複習。(越近期的篇章越重要,近幾年有考過的超範圍篇章,我們這屆就考出來了。總之較早期的能記就記,近五年常考的超範圍篇章建議抄下來~)

一刷完後,除了第六章診斷的部分外,每個章節我都有二刷;第一、二、四、五章會三刷;第四、五章會四刷、五刷。那麼重視第四、五章是因為,除了經絡之外,考題有一半分布在第四、五章!所以這兩章一定要非常熟。可以自己發明一些莫名其妙記憶法或畫成表格逼自己記憶。

中基(二)

1. 中藥

參考書目:張廷模中藥學講稿

爭議性最大的一科,有準備的人大概三、四成,但我真心建議,40題的中藥還是準備一下比較好,不然期望值10題,幸運或有點底子的話20題,這樣的話其他科目加起來就只能錯20題了(如果國文0分的話 )

我的中藥準備方式完全是依賴張廷模講稿,但是那麼厚的一本張廷模怎麼可能在暑假的時候讀呢?所以,我提早在寒假、三下的時候讀完張廷模,雖然大家對這本書褒貶不一,但對於沒上過世滄課、沒出去補儀德的我,它完全就是我的救星XD,這本書會比較相似的藥,兩三個藥一起記會比較好記住;有些它強調的炮製方法和毒性也會考,所以for國考的話我是蠻推這本書的。但是,它是講稿系列,排版問題,有些功效可能讀一讀很順,之後要回來查它的功效卻很不方便,所以建議大家準備一本筆記本,分門別類把每個藥的功效簡單記錄下來(ex:第一章 風散風寒藥。麻黃:發汗解表、宣廢平喘止咳、弱利尿…..。桂枝:發散風寒、溫經通脈..。生薑:…..。)這樣之後比較方便比較和查閱喔~

   講那麼多但是我中藥最後也是錯了10題啦XD,我們這屆的考點好像跟之前都蠻不一樣的,寫考古的話建議先寫我們這屆的參考一下考試方向。

2. 方劑

參考書目:方劑奇美版、大黃、鄧中甲方劑學講稿

方劑是基礎二最最最重要的一科,一階國考兩個大重點基本上就是內經跟方劑了。我當時覺得暑假的時候背組成很抖,所以在三下的時候跟同學組了一個小型讀書會,督促彼此每個禮拜背10~20個方劑的組成,所以組成的部分我在暑假前就一刷了(我負責教,所以功效跟主治也稍微有個印象了),建議大家組成真的提早背比較好,求一個心安。

在讀的時候,我會先看這個藥屬於哪章節,接著用它的方劑辨證和功效對應到這個方的主治,之後再去看是用那些藥達到治療效果的,最後再去看使用注意、禁忌那些東西(看過去而已)。

那怎麼抓重點方呢?這就要大推一下學長的方劑整理ABC表格。我C以上的方全部都會認真看(功效、方劑辨證、組成、主治、注意事項全看),DE的話我會背組成,主治、功效、證型盡量有個概念(鱉甲煎丸的組成就看大家心情了XD)以下介紹考點:

  1. 方劑辨證、功效:也就是奇美版最左邊的那一條,以及方劑名稱下面的那4個字或8個字。這類的考題大概佔20%。建議是方劑辨證跟功效一起記,不用一字不差,但大方向要對,練到看到方劑名稱後能馬上想到它的辨證和功效,大概這20%題目就拿到了。
  2. 組成:這類考題大概佔35%。可以照主次佐使背也可不用,照順序背可能可以多對1~2題,但可以送他啦XD。怎麼記呢?強者可以背湯頭,懶者如我就自己編白爛口訣,編的時候建議把口訣跟方劑的名稱聯想在一起,不要記口訣劑很熟,但看到方的名字想不到組成的口訣。此外,有些藥得特別注意,像是丹參跟丹皮,如果只編丹很容易記錯;其他如:生薑跟乾薑只編薑、生地跟熟地只編地等等的自身慘痛經驗,總之最好有自己的對照方式,或是直接把兩個字編進去。
  3. 主治:這類考題大概佔35%。方劑小卡超級好用! 我是讀完一章節後,直接把方劑小卡翻到主治那面撒在桌上,練習看到一個主治後想到是哪個方、組成是什麼、方劑辨證是什麼(每個方都有一些關鍵字),翻過來後可以馬上看到答案。讀完第二章後混和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卡片撒在桌上,用一樣的方法練習。 ps:可以跟同學一起玩,分享彼此的關鍵字記法,辦個翻小卡比賽,蠻紓壓的XD
  4. 其他:這類考題大概佔10% 這點可以放,要讀的話我覺得大黃蠻重要的,有些考點大黃有、奇美沒有,所以建議大家還是準備一下大黃。這種考題可能是「黃龍湯中哪個藥得到哪個藥的幫助後,如黃龍般…;雞鳴散為什麼叫雞鳴散?」我隨便舉的啦~但就是會考一些比較細項的東西,沒時間的話可以放掉。
  5. 王清任的逐瘀湯系列組成一定要背!可以跟理血劑一起讀,幾乎是必考題喔。

暑假時間:我在讀完各章節後,會直接去寫考古抓考點,之後再去寫同範圍的中藥考古(圖片題完全可以跳過了,我有準備但後悔莫及,根本沒考XD)。舉例來說,如果我今天讀解表方劑,複習後會直接去寫解表方劑考古,檢討完後,繼續寫中藥解表藥考古。一個加強印象、方劑中藥一起讀的概念。但這是因為我方劑跟中藥已經先讀過一次了,所以暑假只是複習、寫考古抓考點。如果沒有先讀過一次的話,建議先保住方劑的組成、主治。中藥就只能盡力隨緣了,拿時間去準備內經cp值會比較高。

此外,建議大家相似章節一起準備,祛濕跟化痰可以一起、瀉下跟表裡雙解可以一起。

C. 國文

真心建議,絕對不要花時間準備這科XD,很閒的話可以練習寫一下作文,我考試那天太久沒寫作文整個當機,70分鐘留給作文不但寫超少還沒寫完,最後只拿一半不到的成績哈哈,所以很閒的話可以練一次啦~

每天時間分配

我把最主要的時間都分給內經和方劑,每天行程大致如下:

8:00~12:30內經

13:30~17:00方劑、中藥

18:00到21:00難經or中基or中醫史(在內經還沒一刷前我是讀內經為主,偶爾讀中醫史)

Ø 我這樣準備是因為中藥跟方劑有提早開始,所以內經準備特別久,如果方劑中藥沒提早開始的話建議拉長一下中藥方劑的時間

每周時間分配

提供一下我每周大概在幹嘛,大家參考就好,大方向就是內經一定要好幾刷,方劑最好二刷。

  • 第一周:內經一刷(8成);方劑中藥(解表、清熱、化痰、利濕);中醫史(一半)
  • 第二周:內經一刷(剩下的2成);難經(一半);中基(一半);方劑中藥(補益、瀉下、表裡雙解、理氣、理血);中醫史(剩下的一半)
  • 第三周:內經二刷、三刷;難經(剩下的);中基(剩下的);方劑中藥(剩下的、二刷);全部東西都一刷完後就是考古時間了(寫分年的那種,不是分範圍的,當模擬考)
  • 第四周:內經四刷、五刷;方劑二刷、三刷;考古寫完

小結

準備國考是為了中醫實力還是為了國考呢?我一開始只是想過而已,但讀熟之後,其實多多少少會對中醫實力有點幫助,希望這點可以給大家一些讀書動力。一不小心寫得太落落長了XD,總之國文算零分的話可以錯40題,大概是寫四題可以錯一題,期望值的話你只要在四題內再多對兩題就好,所以有認真讀的話要過真的不難啦~據說你們國文改成全作文,嗚呼哀哉,還是盡量錯在40題以內比較保險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