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實習心得文章簡介與整理

目錄

不想看簡介,直接瀏覽所有文章,連結在這裡,一共有11篇(兩頁)。

中醫

想走中醫的,實習這年可能可以做些什麼?

本文主要針對學習來做分享。

作者表示,如果沒有參加主訓,一畢業就是當主治醫師,實習的目標是要讓自己一上診就可以鎮定並有條理的處理病人。如果不在實習時就把自己當成主治醫師訓練,就會成為看熱鬧的人,甚至越實習越疲累。

在手感方面,必須主動爭去,所有人一開始都是很無感的,如果沒有將這項能力練成,出去就等於少人一截。

在實習之餘,也要培養閱讀的習慣,每天訂定小目標比一週訂定大目標有效。

最後,作者還分享了中醫的整體性、感冒治法、發炎、病位、方證對應、定義…等等臨床心得。

中醫實習常見問題集│黃廷宇

學長鼓勵同學能在雜事中學習,學習前也要先想好「要學什麼」,而不是被動的等老師逼你成長,因為老師非常不電。

針對每個主訴,可以產生自己的思考流程,重點在於鑑別診斷。學長最後也針對了各個科別推薦了幾本好書。

關於中醫實習的提問

本篇除了回答常見的問題以外還分享如何拚到主訓。

如果想拚研究,投稿到中醫藥論叢是成功率最高的方式,另外面試的時程也需要注意,如果面試完才遇到主治就失去了加分的機會。

針對中醫實習扎實學習的建議

本篇作者在林口長庚實習,特別針對想要扎實學習的人做建議。大篇幅告訴大家會診時可以學什麼?怎麼學?

作者建議同學在會診時可以建立自己的筆記,可以記錄「哪些病種的會診病人、什麼主訴,自己(有限的)四診紀錄,自己會想開的藥、老師開的藥、自己有沒有反思」等等。

在跟診上,一樣建議同學要把自己當成主治,而非旁人。針對有興趣的case,還可以做成電子筆記方便未來查看。

在實習開始前先幫自己設個目標吧!│黃鈺婷

作者表示中醫實習課餘的時間很多,不管是不是要拿來學中醫,都應該先有所規劃。

在書籍上,直接詢問醫師或是臨床經驗者的推薦會讓你的思維更貼近醫師。

跟診後,可以針對主訴和疾病做主題式的複習,這樣的學習會比把書從頭讀到尾還來得有效率,而且更貼近臨床。

最後作者推薦了多個臉書中醫社團和重要期刊供大家參考。

實習跟診的小建議 │林坤緯

學長將實習要學的東西分為醫學和非醫學層面,其中非醫學層面是其他學長姐較少提到的。

所謂非醫學的能力就是能夠熟識各種話題,可以更貼近患者的語言,增加患者的信賴。

中醫實習心得

作者建議大家在登入前可以先想好自己對於該科別有什麼期許,針對每個科別可以有不同的學習模式。

在閱讀方面,建議每天安排一段閱讀時間,不一定要限定中醫,重點是保持從書籍裡吸收知識的習慣。

針對常見的兩種報告,學長給出了很具體的建議,病例報告適合訓練如何approach病人,review報告則是找資料、念書的完整版。

對於大家很喜歡談的中西醫結合,除了醫師之間的溝通,更常會需要的是與病人的溝通,病人常會帶著西醫的病名、思維來詢問,能夠同時用中西醫的系統,給病人做出深入淺出的解釋也是重要的能力。

我適合走中醫嗎?乙班實習心得│Mao

本文中,學姊特別強調在實習時可以想自己希望成為怎樣的中醫,未來適合怎樣的工作環境,詢問這些問題都可以協助自己找出在這一年適合的努力方向。

另外,學姊也介紹讀書會和進修課程等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有哪些特色,又適合哪些人?

除了學習中醫,實習這年也是很多人發展第二專長或找到生活節奏的黃金時段,學姊鼓勵大家可以多探索,多交流。

中、西醫都有提到

給中醫系雙修的同學,走中醫或西醫在實習時的建議

文中,作者提到未來要走西醫的同學需要在這一年內學會什麼觀念?

對於中西醫的選擇,除非常常研讀中醫,不然很難像單修那樣精熟臨床思路。希望在一年內從完全西醫的思路,學到完整的中醫思路並不容易,不如好好複習西醫,避免遺忘太多。在課餘時間,也建議大家可以為PGY做準備。

針對要走中醫的同學,必須將訓練強度提高,大部分的實習生在一年都還不夠努力。要能做到獨立思考,不是等老師開方才開始想。常見主訴的臨床思路和用藥是這一年必備的能力。

西醫

想走西醫,如何在中醫實習快速通關並研讀西醫?

文章中,作者告訴大家,做中醫報告難度沒有西醫見習高,大致上不必太擔心。做報告時,可以先參考前人的檔案;甲班同學如果不想碰中醫,亦可以選擇西醫部分。面對少數較難的報告,需要提早做,並且先找老師討論,雖然比較辛苦,但收獲也比較多。

至於讀西醫部分,可以利用跟診時低調的讀,或是利用下診時間找學長姐或同屆PGY值班。

給甲班學弟妹中醫實習參考│洪聖堯

在跟診方面,學長強調問初診的重要性,是可以徹底了解病人的好時機,也可以順便複習LQQOPERA。

對於證型稍微有概念也會降低門診的疲累感。如果記不住方劑和穴位,可以多加利用「中醫生活」和「中醫針灸」兩個app。

另外,學長也提供了快速完成報告的秘訣,詳情請看文章內。

總結-最常被提到的三件事

  1. 把自己當成主治醫師,而非旁觀者
  2. 依照不同常見主訴,形成自己的思路
  3. 養成每日閱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