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大和民族取經│林冠宇

目錄

前言、經典不是神明撰寫的

在講怎麼學習中藥以前,先聲明我一向都不主張低年級生非得要先讀經典不可,甚至認為太早讀經典反倒會失去學中醫的熱誠,總得來講是種阻礙。舉個例子,若要讓一個人逐漸對電影開始有研究,你絕對會先推薦給他一部他喜歡的類型片子,而非一開始推薦給他一部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片。這就好比,這個人喜歡《變形金剛》這類型的動作片,可你卻推給他《銀翼殺手》這種科幻哲學片,結果就是他就在戲院裡打呼XD

  雖然近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爭議相當多,但至少都是值得一看的片,不過對多數初學者而言是個包袱(因為看不懂電影要傳達的涵義),然後搞到最後興致缺缺,甚至會認為那群成天聊經典的人都在裝逼(某部分這也是事實),接著與他們形成對立關係。中醫也是如此,別一開始就丟一堆經典給學弟妹讀,這樣只會讓學弟妹讀得相當有挫折感,甚至有的還會反過責備自己資質駑鈍才看不懂經典。有次跟一位學妹討論,她說最近正在拜讀《本經疏證》說自己讀到在懷疑人生,我內心OS心想:「才二年級幹嘛無緣無故讀本終身都讀不懂的書。」講到這裡,估計有人感到不爽,嗆我道:「是你沒認真讀才會說這種話,書這種東西就是要細心品嘗後才得豁然開朗!」會講這種話的人,就好比有人宣稱自己靠自學就把《易經》給搞通了,這番話對於有真正玩過《易經》的人眼裡只會嗤之以鼻。因為《易經》這種東西絕對不是你靠自學就有辦法學得來,這是需要老師一條條帶你攙扶才能真懂。以前曾在苗栗向一位易學大師請益,他表示《易經》是本古中國天文學的著作,先祖們基本上是先藉由仰望星辰藉此辨別出天地變化,而這天地變化恰好與人體的生理變化產生對應關係,據他口述《內經》也是基於這根基而創作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是天文醫學(若同學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話,陳祈宏老師的課倒是不錯的選擇)。

  在這裡先提一點題外話,相信大家在上《中基》時一定都背過女七男八。女七男八是易學裡的象數,是一種用來說明生命規律的方便手法,這就好比我把女生的週期定為X,而男生為Y是一樣道理。因此若去記裡頭的精確數字反而失去了本,因為精確並非重點,反而搞懂它所要探討的大方向才是重點。林兩傳醫師說得不錯:

中醫是傳統道家中的一環,因此真正的中醫,該是某種意義下的一種『道醫』

林兩傳

這裡提供個有趣文章,有興趣者可以稍微看看:《黄帝内经》中“女七男八”的原理是?我相信我們人世間出土的書籍都是人類寫的(除非是外星人親筆寫的,那我也沒辦法XD)。《內經》也不是岐伯、雷公、黃帝幾人共同撰寫出來的,而是由一群不願具名的後世醫學家在個類似醫學研討會針對上古醫學所編撰出來的著作。所以其內容不具備絕對性,甚至輕鬆點你也可以把它當成種經驗談來看待。既然都是人寫的,那你一定看得懂;若看不懂的話,你就當成這本書與你的緣分時候未到,不必一直糾纏著它,老天有祂自己的安排。想通以後,趕緊先去認識一群本性善良的學長姐,問他們有沒有推薦幾本是沒有被經典所包袱、頁數少、簡單易懂的書吧XD

  以下內容我會分成幾個部分:

  • 恫瘝在身
  • 百農嚐一草
  • 好讀的書(這部分我會推薦幾本好書)

一、恫瘝在身

  恫瘝在身,意旨對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

  良好的醫病關係,必定建立在醫者對於病患的苦訴是感同身受,甚至在適當的時機能給予鼓勵性或實質性的幫助。有時患者在陳述身體的不適時,硬要翻譯成口語給醫者聽的結果就是內容可能有些卡頓甚至是遺漏,但患者已經盡他所能來表達了,再多講只會讓患者只會越來越不敢來就醫。若醫者也有過相似的經驗,患者不必多說,幾個關鍵字出現,兩者就心意相會,在診斷上也會有較明確的方向,開藥也較知道方向為何。

  有位前輩曾經說,多受苦是件好事,這樣才能較與患者起共鳴。患者其實相當在意,醫者是否有把患者的苦訴當一回事,眼眸之間的交叉就能看出一切。一個男人不舉,對男人而言是件被剝奪男性尊嚴的象徵;女人拿掉子宮,她就覺得自己不是女人。有人被扎到陽白穴後,隔天梳頭感覺有被電到。魔鬼藏在細節裡,我相信也正是這些細節促成良好的醫病關係。

  許多師長常講,遇到小孩子要多加點甘草,這樣小孩子才較願意把藥吞下。可換作是我,比起開甘草來壓住中藥的苦味,我會較傾向開大棗給患者。因為多數科中的甘草,都有種說不出來的怪味,我自己不認為小孩子會喜歡甘草的味道。

二、百農嚐一草

  大家常講「病人是最好的老師」,不過可能也忽略掉這對病患整體究竟是好或壞,畢竟你可能讓他越吃越嚴重。我們還是學生,尚未拿到牌就去抓藥然後給病人(多數為親友)吃,以病患角度他們一定樂於讓我們為他們診治,但某方面來講這種診治對患者沒有法律上的保障,所以倘若病人因為學生而搞到出事,事後這些病人找學生算帳,其實在法律上即使我們是中醫系學生,我們仍會被判密醫罪。我們僅有在義診,有醫師的陪同及背書下我們的診治才合法。所以某方面來講,其實我們學生都是在灰色地帶行走的密醫。當然我絕對沒有鼓吹大家不去試藥,我只是在傳遞一個message就是「神農嘗百草、百農嘗一草」,我們除了拿自己身體來試藥之外,我們也拿身旁的親友試藥。

  我們試藥其實不外乎就是為了印證古書上的記載。但坦白講,有時候這方或藥的功效是遠超出你所想像的,有機會挖掘到古書不曾記載過的經驗,但前提是必須為安全的藥。以六味地黃丸為例,這是我聽某一位中醫超級大佬他自己試藥的經驗談:

以千古名方「六味地黃丸」為例,其主治如下

  • 肝腎陰虛
  • 腰膝酸軟
  • 頭目眩暈
  • 耳鳴耳聾
  • 盜汗遺精
  • 骨蒸潮熱
  • 手足心熱
  • 或消渴
  • 或虛火牙痛
  • 口燥咽乾
  • 舌紅少苔
  • 脈細數。小兒腦囟遲遲不合

在《小兒藥證直訣》裡嘰哩呱啦講了一大堆,你讀了也處在似懂非懂的狀態,不過至少你知曉一件事便是這方裏頭的組成似乎沒有一味是危險藥(不會立即送急診)那這樣你可以大膽地用在你覺得可能有陰虛體質的親友身上,說不定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回饋。舉個例子,有位親友感冒,結果你不小心開了六味給他,事後想起你相當懊悔自己開錯藥,結果隔日對方跟你說他的感冒好了……

  你有可能翻遍古書,都找不到有關治外感的條文。於是你陷入疑惑,懷疑人生,這世界運軌不如你所預期,但也請你要重視眼前這患者因吃了六味而好轉的事實。任何古書我都相信不是神明親筆所撰寫的,這也意味著那不是真理,那只是某人的經驗談。古人也有遺漏的地方,恰巧那漏洞被你發現,我們應該要珍惜老天賞賜這機緣讓我們發現原來六味的功效遠超過發明者當初所設計時的構想。

  現象比原理來得重要,講難聽點「原理只是為了解釋而解釋,方便讓後人牢記而已」。

去藥房抓藥

  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有五家藥廠(順X堂、莊X榮、仙X、天X、港X蘭)供學生前去面費試藥,這個一定要去試。你至少要辨別出這五家藥廠的科中:

  • 哪家效果頗佳
  • 哪家口感頗佳
  • 哪家態度較佳
  • 各家的藥價

  相信大家對健行路上的聯X中西藥局是若有所聞。基本上還蠻推薦大家無聊可以去這裡打工,除了可以在這裡練習抓藥及包藥,時間基本上還蠻彈性的。我有個朋友,一個禮拜只去一次而已,也沒被怎麼樣XD。(阿姨人很好,要記得向她撒嬌喔;李日興學長是黃世勳老師超級推的強者)

  大二的同學基本上應該都有上「中藥炮製學」,每當炒完藥大概都會彼此分一分然後打包回去(不要藥的同學大概是笨蛋XD)。基本上可以運用那絕佳時機煮中藥,然後細細品嘗每味藥的口感:

  • 原來這藥可以辣成這樣
  • 原來這藥可以讓我舌頭麻半天之久
  • 原來這藥可以這麼苦
  • 原來這藥可以這麼臭

  水煎藥也是各位可以去嘗試的領域。若不曉得水煎藥的劑量要抓多少的話,這裡有個通則供大家參考:

  • 每味藥至少拿2-3錢(炮附子也不例外,但麻黃我沒抓過所以不建議大家去抓)
  • 每一帖藥總劑量至少都要1兩以上,不然有吃沒吃都差不多,甚至藥房老闆還會笑你咧XD

  至於如何煮水煎藥,這裡有個通則大家可以稍微看一下:

  • 將藥材置入鍋中,然後加水直至蓋住藥的最高點,浸泡個20分鐘
  • 浸泡完後,開中火直到藥開始滾
  • 滾後,開小火接著煮個20-30分鐘就好
  • 若量比較多,倒出來分三碗;若量比較少,倒出來分兩碗
  • 那帖藥煮一次就好,別再煮一次。因為可能會把植物鹼給煮出來
  • 去聯X抓藥,記得要說自己是學生喔

三、好讀的書

  稍早之前,我就提倡學習任何東西,最重要的是先得到回饋。這個回饋最好是立竿見影,可以是你自己真的讀懂眼前在讀的書,又或是你開出去的方患者立即得到的改善(經方之所以被如此推崇,某部分也是基於這原因)。這個目的在於給予你足夠的信心在將來可以持續堅持下去。

  在這裡我推薦《藥徵與藥徵續篇》這本相當不錯的書(好讀、內容簡易、頁數短)。有讀過東洞翁的著作都知曉他的文字相當嗆辣,相當尊崇仲景醫學、非常藐視李朱學派,他是位性情中人,但通常性情中人寫的著作都蠻值得一看。

  東洞翁有個詞「疾醫」,這是先秦兩漢的醫師在做的事,目標只有 一個:把病給醫好。但到了後世,陰陽醫盛行,療效不過爾爾且愛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沒把病治好也就算了,還很會嘴別人,往往引經據典來佐證自己的思想及開方是正確地,即便開藥無效病人也不敢質疑醫師。搞到最後《內》、《難》只是本拿來背書的工具書。

  傳統學習中藥不外乎就是背它的性味、歸經。但東洞翁把它全部摒棄掉,東洞翁認為這些元素根本是後世硬加上去(陰陽家),把藥物與陰陽五行硬扯在一塊,是這些道家的煉丹術,與治療毫無關聯,甚至還會阻礙學子學醫。雖然聽起來有點違背現在在學校學中藥的模式,甚至應該沒有學校老師會鼓勵學生這麼學,但我認為至少可以把人家這席話當作場經驗談來聽,好歹東洞翁也成為一名名留青史的存在,沒有理由人家講的話是假的,況且撇除性味歸經這些複雜的中藥元素後,其實會更容易認識中藥。

  好比說,人參這味藥,東洞翁按照《傷寒論》條文比對之後所做的總結:主治是心下痞堅、痞硬、支結也。東洞翁認為在仲景時代,人參是味專治肚子的藥,至於我們常講的人參補氣之功,東洞翁表示依照《傷寒論》條文裡表示:未嘗見言補虛者也蓋參補虛之說,昉於甄權,滔滔者天下皆是。裡頭針對中藥的詮釋絕對是屬於非主流,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人參這味藥,這樣或許就能豁然開朗,好比:「人參這味藥除了能補氣之外,還是味負責治療肚子的藥!

  《氣血水藥徵》是東洞翁的公子南涯翁以氣、血、水,三個面向分別探討《傷寒論》中常用的53種藥物的著作,其內容更容易掌控仲景用藥新法,也是較具有模型的中藥著作。漢方醫學有個特點,是以方來理解藥,然後再從藥來詮釋條文。藉由大數據分析,來抓出這味藥於數十百味方的既有共通點。 我們要曉得《傷寒論》有個用藥原則就是「當多一個條件,或少掉個條件」,就多一味藥或少一味藥,這其實是相當嚴謹地思辨及用藥關鍵,每一味藥都有清晰的效果脈絡。而對於我們學生反倒是明確學習中藥的方式。

  南涯翁提出的「氣血水辯證」其實相當有趣,畢竟這套思維其實是將他老爸的「萬病一毒」之說所做的昇華版本。從既有的單一面向,擴展成三重面向,對醫者而言彷彿從僅有的單一工具變成三個工具。 以下引自「信惠中醫診所」的文章:

  

「漢方醫學診療時,有時用氣、血、水的概念,此氣、血、水所意味的內容,由於時代、流派等而稍有不同,作為閲讀此書必須有的預備知識,這裡略加簡單說明。   

呂氏春秋是中國戰國時代末期的著作,已經認為氣能支配人之生死和疾病的生成,陰陽氣合則人生,陰陽氣離則人死,謂病由氣的鬰滯而生。故自古主張病起於陰陽之氣有偏,或運行有停滯。   

氣無形而只有作用,是推動血與水的動力,氣有鬰滯,即血和水的運行亦停滯,所以在治瘀血、水毒的藥方中,除作用於血、水的藥物以外,尚須配入能使氣運行之藥物。作用於氣之藥物中有桂枝、厚朴、蘇葉等,桂枝有治氣上衝之效,故常用於驅瘀血劑或利尿劑。在病時氣易上衝或鬰滯,氣上衝時可用桂枝,氣鬱滯時可用蘇葉、厚樸以開鬰,使其運行暢通。半夏厚朴湯也有治氣鬱之效。大小承氣湯的承氣,即順氣之謂,也就是說,服承氣湯後,使大便通暢,則氣自然通順。   

血證中特別重要者,為瘀血之診斷,瘀者瘀滯之意,瘀血謂瘀滯的血液。瘀血患者之自覺症狀,口舌乾燥,只想以水漱口而不欲飲;他覺症狀,腹部雖不膨滿而自覺腹脹,全身或局部有煩熱感,口渴似有熱而實無熱,此外皮膚粘膜見紫斑點,靜脈怒張,皮膚甲錯等。又如舌邊呈暗紫色,口唇蒼白,大便色黑,有出血傾向時,亦須考慮有無瘀血存在。瘀血患者有時出現沉、濇、微、大、遲等脈象,多有特殊的腹證,主要是下腹部有抵抗而訴壓痛,一般出現於左側,但亦有偏於右側的。驅瘀血劑有桃仁、牡丹皮、水蛭、蝱蟲、䗪蟲等。   漢方醫學有曰痰者,不完全指今所謂喀痰。痰,淡也,水也。而喀痰亦是其中的一種。痰亦謂之痰飲,皆指水毒而言。古人云「怪病按痰治之」,意思是不易診斷的特殊疾患可以水的病變進行治療。很多病是由水之運行分佈變化而引起的,故有「怪病即痰變」之説。   

如體內水的代謝發生障礙,水的運行分佈發生變化,則易引起金匱要略中所記載的痰飲病、水氣病等項下的各種症狀。有時水因外邪而其代謝發生障礙,則引起風濕之病。由於水的變化而起之病,同時亦伴有氣血之變化,症狀頗為多種多樣,最常見者為心下部有振水音、腹中雷鳴、嘔吐、腹瀉、便秘、尿減少或多尿、浮腫、動悸、眩暈、耳鳴、頭痛、倦怠、喀痰、唾液分泌過多、關節痛、喘鳴、咳嗽、口渴、多汗或無汗等。   

調節水的藥物,以茯苓、白朮、澤瀉、豬苓、木通、麻黃、細辛、防己等為最常用。   

如前所述,僅由於氣、血、水單獨之疾患很少,多互相關聯影響,所以治氣鬰病時亦配以作用於水和血的藥物,治瘀血時亦配以作用於氣和水的藥物。」

出自《漢方診療實際·大塚敬節 矢數道明 清水藤太郎》

  基本上讀完這兩本著作後,應該會對各藥的主治先有進一步的了解,往後再讀一些較具艱深的中藥著作,也會較具有方向性。

  • 《張仲景50味藥證》黃煌著
  • 《胡希恕經方用藥心得十講》馮世綸編

  我自己是認為大二學的《本草備要》內容過於龐大複雜也很容易迷失,其實一味藥一定有憑一句話就能蓋擴它所記載的所有作用。這就好比,一部電影有八位主人翁登場,電影尚未播完以前觀眾可能就先打呼了。因為觀眾畢竟是陌生人,需要依不同腳色的重要性,來帶領著觀眾來走完這整趟故事。套一句黃煌教授的話:「學問不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是我們做學問的,一定要得先從看得見摸得著的開始。」

  再來,無論你是藉由何中藥的書來理解中藥,個人認為當讀完中藥藥理的書籍最好趕緊看臨床醫師又是如何用藥。你讀的書,基本上你的前輩們也都讀過,各個中藥的基本功效他們可能還背得比你滾瓜爛熟,因此倘若他們用藥跟你預期有落差,與其去抨擊對方倒不如沉下心來理性去想對方這樣一定有他的理由:

  • 可能是他有記住我所忽略掉的條文
  • 可能是他有讀到我沒讀到的書籍
  • 可能是這些年來的臨床經驗,告訴他古書的記載是錯誤的

  這可能是他的用藥經驗。 那麼,如何在學生時期就先與臨床接軌?這裡我歸納出兩個方法:

  • 跟診
  • 閱讀醫案

  這篇討論的是中藥,所以基本上單從單味藥來醫治的醫案本來就相當稀少,畢竟臨床上不太可能只開一味單味藥就治好疾病,因此多數醫家所撰寫的醫案都是一個個方開下去,除非醫家有特別註明,不然你很難從這幾味藥找出治好這病的關鍵。再來重點就是劑量的拿捏,俗話說:「中醫不傳之秘在劑量」。恰好《醫學忠中參西錄》裡頭有只開一味藥的醫案,而且文字簡潔明瞭,一看就懂。

  以下擷取茯苓的醫案為例,讓大家一窺它的魅力:

「友人竹××曰:「嵊縣吳氏一家,以種苓為業。春間吳氏之媳病,蓋產後月餘,壯熱口渴不引飲,汗出不止,心悸不寐,延餘往治。病患面現紅色,脈有滑象,急用甘草、麥冬、竹葉、柏子仁、浮小麥、大棗煎飲不效;繼用酸棗仁湯,減川芎加浮小麥、大棗,亦不效;又用歸脾湯加龍骨、牡蠣、萸肉則仍然如故。

當此之時,餘束手無策,忽一人進而言曰:『何不用補藥以緩之』,餘思此無稽之談,所云補藥者,心無見識也,姑漫應之。時已屆晚寢之時,至次日早起,其翁奔告曰:『予媳之病昨夜用補藥醫痊矣。』餘將信將疑,不識補藥究系何物。乃翁持渣來見,缽中有茯苓四五兩,噫!茯苓焉,胡為雲補藥哉?餘半晌不能言。危坐思之,凡病有一線生機,皆可醫治。茯苓固治心悸之要藥,亦治汗出之主藥。仲景治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湯。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可知心悸者汗出過多,心液內涸,腎水上救入心則悸,餘藥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鎮之。是証心悸不寐,其不寐由心悸而來,即心悸亦從汗出而來,其壯熱口渴不引飲、脈滑,皆有水氣之象,今幸遇種苓家,否則汗出不止,終當亡陽,水氣凌心,必當滅火,是誰之過歟?余引咎而退。」觀竹××此論,不惜暴一己之失,以為醫界說法,其疏解經文之處,能將仲景用茯苓之深意,彰彰表出,固其析理之精,亦見其居心之濃也。」

  各位有沒有覺得很好讀,而且是真的懂X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