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二階國考心得│陳冠融

目錄

前言

因為本身比較不喜歡考前皮皮挫的感覺,所以讀書時間拉比較長,建議搭配其他花較短時間的心得自行做加減。(不然會少玩到幾天?

  • 背景:CM中甲、成績排名中間非卷卷、仁愛醫院intern
  • 準備時間:5/14-7/30(兩個半月)每天6-8小時(中間也有休息幾天)

參考資料

  • 全科:bula the whale各科國考題整理
  • 臨床(一)
    • 傷寒:傷寒心智圖整理
    • 溫病:佑-溫病學整理+錄音黨、溫病速記、jujubear補充
    • 金匱:大林金匱錄音檔、金匱重點表格整理(三合一)
    • 中證、中診:中內、中診、中證三合一、中診(全)、中證簡明表格
  • 臨床(二):
    • 中內:中內、中診、中證三合一
    • 中婦:佑-中婦表格、中醫婦科學心象娟改
    • 中兒:幼科機關槍
  • 臨床三(三)
    • 外科:佑-外科整理、圖譜+錄音黨
    • 傷科:長庚阿超、愛姍姍、正骨心法補充
    • 五官科:佑-眼科、佑-耳鼻喉科
  • 臨床(四):2011針灸表格、針灸B、針灸C (楊甲三圖譜、經穴大全)

整體讀書計畫時

5/1-5/30

將針灸該背的背過兩遍(14經絡穴位w/o循行、五俞六原、郄絡募、八脈八法、三才三部、六合、八會、交會穴、十總穴),背到哪條經就順便看那條經各穴取法(我是看楊甲三跟經穴大全,可依個人喜好看銅人或手邊有的資料看就好,不用特別買),建議找一個同學每天互考比較能督促彼此。

5/14實習結束

5/15-6/5 一刷

大概三週的時間將上述的各科資料包含bula題目(w/o傷寒)讀過一遍(每天大概讀書6-9小時,看當天進度),一開始的前幾天就先把錄音檔聽一遍記筆記,幾天後再聽第兩遍順便一起讀完各科錄音檔沒講的部分,最後寫一份考古來確認自己目前的實力。我是寫106-2,當時一刷完寫考古就對了250題(但因為我實習的醫院訓練是蠻扎實的,有些內容平常臨床就會用到或報告時會學到,所以如果你是待在比較free的醫院完全都沒碰書的,寫比較低分也不要在意,也可以把一刷時間拉長一點)。

補充

關於考古要寫幾份沒有一定,因為bula國考資料就有到110年了,所以在看的時候其實都會看到,可以依個人喜好選擇要保留哪幾年的題目先跳過。

個人是在看bula的時候把106-2以後的題目先跳過,之後自己模擬考比較準,然後從106-2寫到111-1(共10份),然後考古貌似都會挑五年前的題目,所以假設111年考,可能考前可以特別回去看一下107當年的題目(這只是猜測,猜錯不負責,自己斟酌)

6/7-6/23二刷+寫一份題目:

這次就有加入傷寒跟兒科,但傷寒只看bula,還沒開始看心智圖。

但這次的bula國考資料我直接跳題目的部分複習,中間的文字、表格整理再從題目挑比較不熟的部分回頭複習,所以沒有像第一次需要那麼多時間,因為bula的整理其實跟其他的國考資料大致相同,所以才在第二次選擇直接跳過。

6/24-7/2三刷+寫兩份題目:

不再看bula,加入傷寒心智圖表

7/3-10 四刷+兩份題目:

其實這時候對於資料都已經有一定的熟悉度了,所以一週一刷應該沒什麼問題。

7/11-19

四刷+三份題目

7/20-25

五刷+兩份題目:沒有看中內、長庚阿超、傷寒、兒科

7/26-29

速刷不熟的部分:其實也只沒看中證,但中婦只看心象表格跟自己的筆記;中傷阿超只看骨折跟自己標重點的地方;愛姍姍只看只看到前面理學檢查跟正骨心法;把穴位再背過一遍。

記得再把五年前的兩份、去年跟今年的考古錯的題目看過一遍。

(每天都還是有用零碎或睡前的時間10-20分鐘背經絡的穴道看其取穴,後面可以越背越快、越來越熟,可能就可以2-3天再背一次就好,省時間)

各科個論

傷寒:(11/16)

傷寒基本上是可以放的科,時間很多再讀即可。我個人還是有讀,主要是以考古題為主,傷寒心智圖為輔(以關鍵字背對應方劑,基本上很難有邏輯,所以背不太起來,考題變化一下就死了)。儘管心智圖我大概背了兩三次到了考前寫109、110也是有只對5、6題的情況出現,所以CP值真的不高,不過正式考試的時候倒是撈到不少題,就是時間多可以來玩個傷寒考題抽獎的概念,沒空就算了,用猜的跟靠模糊記憶大概也可以對個5、6題。

溫病:(14/16)

配錄音檔跟佑-整理其實就綽綽有餘了。可惜這幾年的考題變難,應用、辨證題變多,直觀性症對方的題型變少,可能需要動腦想一下才會知道在幹嘛,有些jujubear補充有寫,但也不用太擔心。

金匱:(9/12)

錄音檔沒有全部的條文,個人是在國考表格上將其他沒有提到的方劑、條文編自己喜歡的口訣(我喜歡自己編口訣,所以金匱三合一我只看前1/3條文的部分,後面都沒看),有背就有分,CP值很高,大概就是沒背熟的條文或沒對應方劑的條文才會讓你失分,但就送給他吧,不會影響大局。

中證:(18/20)

三合一讀熟就對了,對考題、題型夠熟悉,脈象、舌象是遇到不會的題目時的推理重點線索,其他就不太需要擔心,還算好準備,大概就是一些古人說了哪些話要特別筆記,考出來沒看過就算了。(簡明表格我只看過一遍,看個人需求)

中診:(11/16)

原本應該要是很簡單的科目,但近幾年越考越難,有些考題單看三合一已經無法應付(六成還是可以啦,但高分就要一點運氣),舌診、脈診、望診的部分可能要回去看課本或者中診(全)(其實就是課本的word整理版)才會知道,可以經由考古挑自己覺得重點的part複習。

中內:(37/48)

複雜版的中證,證型比較多,但內容大致相同,基本上看三合一就夠了,但有些比較相似的證型要小心不要搞混(考試就是考很細,內容要跟講義一模一樣,他說是哪個證型就是哪個證型)但近年來出題者很喜歡把一些其他證型的症狀混進來一起考,讓你猜不透他到底要考哪個證型(這時候就猜+放棄吧,這就是中醫國考,老師說了算)。

中婦:(13/16)

佑-婦科整理就很夠了,婦科心法條文我是沒背,只有把考古有考過的寫在講義上,複習的時候順便看(但今年意外出很多題考古有考過的),然後重點方劑組成背熟即可(要背哪些可參考Dora學姊國考心得、衝刺版表格或者自己意會),因為佑-婦科整理內容偏多,所以考前一、兩週可以改成只背方劑對證型跟幾個重點方的組成就好,不然時間不夠。

中兒:(14/16)

基本上可以放棄,因為幼科心法很難背,沒背到就沒分,但我還是有背,個人覺得癇症門、驚風門、瀉證門、積滯門、雜證門跟bula裡面的痘疹心法補充有空可以投資一下,背好這六個必定會命中至少三、四題左右(看起來很少,但當你完全不會的時候就會覺得差很多),其他的大概就眼睛掃過有個印象就好。至於佑-兒科學整理我是連碰都沒碰,因為太厚了,而且可以用推理的cover一部分。今年也是意外考了很多我剛好有背到的,但真的只是運氣好,有做到上述條件的話,個人預估期望值大概9-10題。

外科:(17/20)

錄音檔、圖譜、佑外科整理就很夠了,剩下就是考古跟背得熟不熟的問題,有背有分,而且要背的地方錄音檔都有跟你說了,其他就是寫考題之後再自行體會要不要背。

傷科:(34/40)

近幾年變難,考很多西醫的解剖、理學檢查知識,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古董治療法,長庚阿超、愛姍姍跟正骨心法講義還算勉強可以cover,剩下的就是考個人運氣、空間感跟邏輯推理。考試的時候遇到不會的解剖題建議動一動自己的身體推演一下動作(不要害羞),其實可以猜中不少題,剩下的就聽天命了。

正骨心法的部分,症狀對方劑、每個骨頭的中醫名稱要記熟。雖然我也沒有記很熟啦,因為方劑我讀到後面有點亂掉了,記不太住,但真的有背就有分,算cp值高,至於每個骨頭外傷的外用藥、熏洗藥就算了,選幾個常考的稍微記一下就好。

五官:(18/20)

佑的兩份表格就很夠了,考試就是考那些,有點難背,所以要多看幾次。

針灸:(64/80)

  1. 最近考比較多治療學跟課本的治療取穴,跟課本不一樣就是錯,沒有理由,所以覺得有變難的趨勢,但掌握2011針灸表格的內容、該背的穴背熟(最前面有列)其實就可以拿個七成沒問題。治療學的部分我都只速刷過去沒有硬背,只有一些特效穴跟針灸科學裡面寫的各疾病先針哪些穴位可以記一下,其他像是知音承啟版、新編彩圖治療學的部分我就放棄。
  2. 經絡的部分好像大家背得蠻辛苦的,我個人的淺見是可以不用死背,因為二階愛考的是哪些經絡有無經過哪些部位,而這部分針灸表格就有整理給你了,我是覺得把那個表格記熟就好,遠比把12條經絡循行背起來有效率也有條理多了,其他的循行題其實可以靠推理解決,像是手陽明走前路所以絕對不會選尺側之類的。
  3. 是動所生病我沒有硬背,也是透過多看幾次有印象就好,畢竟是考選擇題,是動病內容比較少記起來並不難,但所生病就比較難記,有些沒邏輯的部分就挑常考的記就好(黃疸、目黃、掌中熱、鼽衄,其他就是用循行去推)。
  4. 除了2011針灸表格以外,個人覺得還可以再看針灸B的拔罐、刮痧、灸法以及針灸C的橫向穴位比較,因為有時候考比較細,針灸表格可能沒寫到,時間不夠你也可以放棄沒問題。
  5.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我只有背哪十二個,好像超少考它裡面條文的內容,所以不用浪費時間去背(我都跳過不看)。
  6. 治療法的補母瀉子、子母迎隨法取穴方法必考,要搞懂且熟練。
  7. 耳穴跟頭皮針要知道位置在哪,但也不用花太多時間死背。

結論

  • 基本上考試是考選擇題,所以我的策略偏向用多讀幾遍的方式,讓自己有印象,默背背不出來,但看選項選得出來即可,要背的東西其實前面都有說了(像是經絡穴位及取穴等),剩下的就不用花太多時間死背,邏輯推理蠻重要的,所以要多寫題目來練習題感。
  • 我自己是抓了比較長的時間念,蠻多人是六月才開始,或五月輕鬆讀,我覺得就是個人的選擇。早點開始唸就是別人在玩的時候你會很不爽、很羨慕,但相反的,到了七月大家在哀嚎、崩潰的時候,我反而沒有很緊張,還可以趁空檔休息一下打個電玩,畢竟寫考古都80了扣個10分也會過,各有好壞,沒有一定誰好誰不好。但其實我前面的時序圖看起來很趕,不過如果你很有效率、很認真地讀,其實還是可以擠出一兩天的時間,讓自己出去玩個一天之類的,不然讀那麼久也是會崩潰,我都是抓寫完考古就出去玩個0.5-1天或耍廢個半天。
  • 今年有些條文、治療學其實是考古內容,但都是隱藏在選項裡,而不是直觀的整題一模一樣或類似的問法,所以蠻多人沒發現,由此可知考前再把考古錯的題目看過一次蠻重要的,至少可以讓你憑印象多刪幾個選項。
  • 我對完答案大概就80初頭左右,不過考試60分就會過了,因此各位可以再針對我的讀書計畫去做時間的調整(可能可以再多玩幾天)。
  • 考試是考選擇題,不是填空題,所以多看幾次比你硬盯著死背還來得重要,選對考試資料以及背誦項目也是,不然會多浪費時間,事倍功半,最後就祝大家國考讀得順利,不用經歷或減少考前崩潰的日子。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