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醫實習扎實學習的建議

目錄

作者為林口長庚中醫實習醫師

跟會診可以注意什麼?

內科會診

個人不建議在會診太費心,會診都跑得很快、而且看的病種、流程較固定(如坐月子的、癌症化療副作用等等),沒有時間問完整病史、四診、頂多把脈、望診,老師某些是經驗性辨病套方開(也沒有不好)、甚至講解不太清楚為什麼這樣用(但是會有效…當然也有無效的),可以單純去見識這樣使用中藥的方式。

當然,一整年下來的訓練,會診的病人累積下來,能不能有自己的一份筆記整理,大概地去記錄自己看過哪些病種的會診病人、什麼主訴,自己(有限的)四診紀錄,自己會想開的藥、老師開的藥、自己有沒有反思、有沒有和老師討論問題的要點記錄等等。

舉個例子,假設你會診一年下來看了5個坐月子的患者,他們都吃一樣的方嗎?劑量呢?你會這樣開嗎?抓到哪些鑑別點會想到哪些不同的藥對組合?那為什麼老師這樣開?A老師這樣開、BC老師有沒有不同開法和看法?追蹤療效時,哪個患者反應比較好?有沒有副作用反應的?是什麼藥導致副作用?等等…東西都是累積下來的,沒有比較整理和思考的話,在單次的會診當中,不一定能問出值得記錄下來的臨床心得。

所以,大概就是注意日積月累的東西的整理、回顧、反思,彙整出真正有意義的臨床治療觀念。真有這樣的能力的話,學習相對會紮實許多。

針灸會診

大部分是stroke、SCI,人很多,老師通常就一排針過去沒時間教學,要自己主動抓緊時間湊上去把脈、記錄對自己來說有意義的脈象,老師有放針的可以特別看主訴、針前針後脈象望診等(以利會診空檔詢問),intern下完針老師都會再把脈調針,是問問題的時候(有沒有記錄到脈象,決定能不能和老師討論脈和取穴,也決定這一診有沒有真的學到點東西,不然真的是看過去記一點常規配穴就算了)。

p.s. 林長針灸大部分是玉昇派的,脈法、針法自成一格,對針灸有興趣的人建議先稍了解之。中風後復健是長期的,一個月內要觀察患者有什麼dramatic change很難,所以很難有學習/治療成效之感,建議訂立幾個小目標去努力就好,例如:SCI的ASIA score評估方法、中風分期的治療目的和取穴舉例,中風患者有哪些脈象、把到浮緊脈取什麼穴?中風後失語、肢體疼痛、口眼歪斜、吞嚥困難等等主訴,怎麼治療,用什麼思路等等。

跟診的時候非教學診、看不到電腦螢幕、該看什麼有參與感?(同跟診如何學到東西一併回)

每次跟診把自己當成主治,而不是來學習的,就足夠有參與感囉。坐在後面就算看不到電腦(可以提早到,坐在看的到的位置),光是聽患者講話、提問,心裡可以先鑑別診斷、開藥、思考要衛教什麼(光是衛教溝通就有非常非常多能學的了)、記下那些回答不出的問題一邊找資料,而不是坐等老師開方才抄方。

最後再抄下老師的處方,比較處方差異、反思解釋、寫下備註待提問等等,或比較AB病人,同個主訴,類似開藥方向卻有加減上的差異是為什麼,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而且每一診也都有1-2個初診可仔細看和思考,能比教學診學得更多吧。

有興趣的case/初診,可以在下診後抽空整理成更漂亮的電子筆記,以利追蹤紀錄,同上,這都是累積的功夫,有反思比較、問答整理、筆記內容修正等等的能力,長遠下來都是可貴的。當然,跟了一年的診之後,後期難免知道老師們看病的慣用方而有懈怠的心情,跟診時隨著自己的規劃,看看中醫書轉換學習的重心,當然也沒有問題。

如何拚主訓?

即使在校成績平庸、沒有學術上什麼寫Paper的特殊經歷、自傳沒特別編輯、沒有推薦信、沒有預先去面試官前面刷臉,讓想主訓的你/妳覺得焦慮,但那些擔心和揣測不一定有幫助;在實習的過程中,保持負責、合作性高、認真積極、待人處事的好態度,讓醫師們覺得妳適合當他們的工作夥伴就好囉。

可以用1-2個禮拜比較用心準備筆試和面試問題(必讀TINY NOTE上各前輩的面試分享,那些問題全部練習過的話,面試可以蠻平順的)

面試時面試官們不一定認真看備審資料(我遇到的口試問題偏專業,與備審都不相關)

就算不能主訓,林長這裡也有些去風澤體系等診所代訓的學長姐,他們表示雖然薪水差一些、交通麻煩一些、但是可以開始看診有自己的患者,中間的得失權衡,自己想清楚要什麼,代訓也未必不好。

想待醫院,希望找老師做研究加分

為了想待醫院想要加分所以才找老師做研究的話,我想會有點痛苦、或事倍功半,我還是會建議不用心急,真的在臨床上看到了什麼,覺得很有趣,有好奇心,想進一步學習,再深入比較好。

找老師前要準備什麼?

建議先準備好自己。對題目有什麼看法、有沒有先找過資料、先讀過、有自己的想法了、能和老師討論到哪一層、有沒有寫paper的工作時程規劃等等,不然很容易挖了坑跳下去爬不出來。

怎麼挑選對的老師?

可能沒有正確答案,沒有絕對的的對錯,只有適不適合,他的適合可能是你的不適合,提供的參考是:先對某件事有興趣,自己先有些基礎和看法後,跟診時拿去和每個老師都討論看看,有的老師會給你回饋啊、更深更廣的看法啊、要是覺得和這個老師討論起來的感覺很好,能夠幫助你在研究停滯的時候突破,那就不妨請老師指導你這個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