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滿老師採訪紀錄

目錄

撰文:CM50洪和晴

我們是咖啡廳裡第一桌客人,老闆娘還在調整著擺盤。可能是一大早睡醒就飛奔而來,五個採訪同學,大家看起來都有些懵,同時又有些緊張。

不久,玻璃門被推開,掛在門樑上的風鈴響起,清脆平和、響亮而不突兀。就像慧滿老師的為人一樣。

老師和我們一一打過招呼後,一雙眼認真地看著菜單,詢問學生們推薦的餐點,點單完後雙方又堅持著誰要付清帳單,當然最後,學生們敗下陣來。清早的寒暄歡騰後,我們終於進入了採訪的正題。而我對慧滿老師的印象已是滿滿的和煦春陽。

主題一:傳承-研究與教學

「老師理想中的中醫學校教育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很好奇老師理想中的中醫學校教育是怎麼樣的呢?因為同學們常常感受到在學校學的不夠扎實,傷科、針灸、把脈等臨床技能需要去外面學;而基礎科目可能因為老師的時間有限、教學風格等而無法學好;傷寒金匱等經典時間不夠,老師沒辦法完整的將臨床經驗或思維傳承給我們;中醫內科學與證治學純粹結合中西醫的病名,以及都很類似的辨證論治方法。總體來說,只有不斷重複類似的ppt內容,卻極少操作病例演練,我們也無法真正具備看病的能力,變成都需要用課後的時間去參加讀書會、到外面上課,補足自己的能力。

一位醫師的養成過程,就像是蓋房子一樣,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步驟,房子才不會倒,如果要蓋高樓大廈,你挖的地基就要挖得夠深

如果你現在還不確定要蓋的是那一種房子,只要你挖的地基夠大夠深,未來就有無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未來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醫師,是診所開業醫師,或是喜歡做研究的醫師科學家,還是在大醫院的醫師從事臨床服務及教學工作…等。

不管中醫西醫的學習都是一步一腳印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過程,不能一步登天、也別想著速成。從在學校的醫學教育->醫院的見習,實習->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經過這一連串的學習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醫師,所以同學不用著急,在每一階段好好做好該階段該學習的事,屆時自然可以水到渠成,成為一優秀的醫師。在學校的醫學課程學習就像是蓋房子挖地基的階段,不要急著想馬上要蓋出房子,但是,在學校的課程是基礎,這些基礎功要練好就像是蓋房子地基要打好,這樣房子才會穩固。中醫的地基是什麼?地基就是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證治學、針灸學…等等及西醫相關知識。有的人會抱怨學校針灸教得不好,但是卻沒有想想自己基礎有沒有下功夫打好…經絡背得出來嗎?穴位位於何處有記得嗎?學針灸有做個球練指力嗎?在抱怨的時候要回頭問問自己,有下功夫學嗎?地基真的有打好嗎?所以在學校這些基礎課程學習是一步一步的踏實學習,不用那麼的著急、不用那麼的焦慮,想要現在馬上成為會看病的醫師。你可以靜下心來認真去思考,學校教的這些東西我都會了嗎?我都理解了嗎?當然,這個學習階段難免會埋怨「為什麼要背那麼多?為什麼要會這麼多?」。這就像是你電腦儲存的資料,如果存的資料不夠多,那將來要使用的時候就叫不出什麼東西。你要儲存了很多的東西,使用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所以現在學校學習的階段就是在 key in 的階段,而直到臨床的時候才是到了整合應用實作的階段。

學校老師在安排課程其實非常的用心,希望學生能獲得最好的學習,裡面有很多的精心安排。但有些學生變成本末倒置地花錢到校外拜師學習,當然,他們會說:「學校老師不太會教。」但其實古人說: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遇到不太會教的老師,可以去思考以後不要成為這樣的老師,或者思考如何能夠學得更好。

其實台灣國小到高中的教育一直都偏向填鴨式,學生們會想要直接從老師身上接受資訊。但到了大學學生們應該要會主動學習,自己加深加廣。這些加深加廣的功夫,在國高中的時候可能是老師幫忙做,大學就應該要靠自己了。像國考就是訂個基本門檻,如果對針灸有興趣的同學就可以自己學或是自己看書,也可以問老師,相信沒有老師會不願意回答你的提問。

大家可以多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學校老師在有限的時間下,會教基本的、必要的,想更深入的話看相關的書籍或論文,中文文字大家都看得懂,不用等著人家來教你,可以自己學的,大學也不只是課本,在生活上、社團上、人際上也是應該自己多多去體驗、觀察,多接觸大自然,多烹飪、品味生活,這些都有助於中醫的學習。古人就是透過取向類比去觀察大自然的,例如來得快、去得快的東西我們就會用「風」去形容,這些是你待在家裡體驗不到的。

老師所述令人深省,也許學校的教育某部分令人失望了,但如今大學教育講求的正是自我學習、適性發展,沒有人會逼你,只有你能督促自己,我們仍然可以透過自我努力打好地基,而我們卻只專注於學校教育的缺失,責怪的同時卻忽略了自我學習的責任與價值。

「所以老師在求學時代,有同學會花錢出去學嗎?」

有少數同學會到校外拜師跟診學中醫,但是很弔詭的是後來畢業後他們卻都沒有走中醫。當然,求學時代同學花錢額外出去學中醫,這也是一個學習的方法,但我仍認為這不是最有CP值的學習方法,有點本末倒置,有時候嘛,有的人的想法是不用錢的課就不珍惜,覺得老師上的很爛,要花錢的課才覺得老師上的很好;但是事實上往往並不是如此。

在學生時期,有時覺得老師上課講得差,往往是我們背景學識學養不足,沒有實際臨床經驗,導致聽不懂老師說的東西。像當時候的馬光亞老師,他上課時講了很多他臨床實際經驗,那個時候我們也聽不太懂,直到我們自己進入臨床才明白老師傳授的治療經驗。所以現在的階段要好好打基礎,之後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把我們過去在學校學的東西實際派上用場。

所以醫師的養成學習過程是一步一步的,當每一個步驟都做得紮實、良好的時候,進到見實習時就能有很好的銜接,而不是一問三不知。那到了臨床之後能教我們的是誰?其實就是每一個病人。”病人就是最好的老師”,每一個病人對於醫師而言就是一個學習、一個挑戰。中醫Intern 階段至少要學會蒐集中醫四診資料,至於處方不要求馬上開得出來,可以回去慢慢思考要開什麼方子,揣摩練習該開什麼方。R 的時候面臨初診病人則要練習馬上開出方子,起初可能還不太會開,這時候就可以學習資深的醫師怎麼開,想想自己開出的處方跟資深的醫師開得有什麼不一樣。但就連當上主治醫師也是要一直學習。講這個就是跟你們說,當你們知道習醫生涯就是不斷的學習,也許就可以定下心,讓自己一步一步踏實的學習。

「中醫學習是一條漫漫長路,現階段的跟診是必要的嗎?」

現在身邊有好多同學,透過私人關係開始在外面的診所、醫院跟診學習,並且在系學會的爭取、促成之下,也誕生了業師計畫,大家對於這個機會都爭先恐後搶破頭,想詢問老師對於跟診的看法。

中醫強調的經驗累積與臨床實作,如果地基打的好,之後自然會水到渠成。現階段應當好好挖地基,把地基挖的很深,之後要如何蓋房子就會有多樣的選擇。業師計畫主要也是讓大家了解一下自己學這麼多可以做什麼,只是讓大家知道這些知識以後臨床都可以用的到。像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大家可能比較難體會學習的意義。

舉例來說,六味地黃丸可以治療腰膝酸軟、眼睛乾澀,我們年輕的時候很難想像這些事情,但是到了臨床就會發現五六十歲的患者就會跟你說出這些狀況。當初學習的時候如果有輸入這些資訊到自己的知識庫,之後要使用的時候,他就會自動跳出來。

確實,透過跟診也是一種學習方式。

在對每一門知識深入前,需要累積很多功夫,不論是對中醫或對西醫的了解都必須扎實,之後再統整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平時可以多看期刊論文,在自己還沒有經驗之前,透過跟診資深醫師或師長學習。之後有自己的病人之後,就可以慢慢印證所學,並且自己調整,最後這些都會變成自己的經驗。

「如果學說太多,無法知道誰對誰錯怎麼辦?」

了解中醫學習的循序漸進,我們趕緊接著拋出學習中醫一直以來,所面臨到最大的難題。學說眾多,注家如海,有這麼多的理論與詮釋,我們力不能及,無法知道熟對熟錯該怎麼辦呢?

那就大量的記,老師毫不遲疑地回答道。現階段大家無法去判斷誰對誰錯,那就先多讀一些、多記一些。等到未來能力有所長,漸漸地就能學會分析,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誰對誰錯,而是這家學說是在什麼背景之下產生,或者這個講法是特別針對什麼時候。我們拿方劑來說,方劑就是古人認為某種情況下用這種配伍方式能夠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而我們在沒有經驗的時候,就要先去學習古人的經驗。

不同的切入點,應用在不同的狀況,也許它們都是正確的。

所以把各種各樣的資料都輸入之後,將來臨床的時候就可以更加得心應手。講個題外話,中醫其實就在生活當中,「帶著興趣的眼光去學習,有時反而能夠學得更好。」有人說中醫學的好的人一定是一個美食家,因為他懂得怎樣調得好吃、如何烹入食材、藥材的性味如何、對人體的影響如何。當你還無法判別對與錯時,不如身體力行,累積多一些的生活經驗、模仿神農嘗百草,當你親身體驗過,你一定能辨別出書上的內容孰對孰錯

「中醫學習中,古典經典扮演著什麼角色?」

步驟、階段與方法,接著詢問老師有關書籍、教具的選擇。現在中醫的學習常常以講稿和臨床實作課程為主,想詢問老師那古典與經典究竟是扮演什麼角色呢?

流傳下來的經典都是經過時代歷練的、篩選過的,一定有他們存在的價值。大家可能會懷疑以後用不用得到?像是傷寒論有它的時空背景,醫者也無法用一本傷寒論打遍天下,因此之後才會有溫病學說的出現。但在今日環境,傷寒論又有派得上用場的時候,由於現代有空調、冷氣、冷飲等等問題,這些是古代所沒有的,但類似當時傷寒論的寒冷環境飲食條件。總結來說,我們很難講說這些知識什麼時候用的到,什麼時候用不到,因此學生時代還是廣學多聞,增長知識是最好的。

對於經典,除了條文一定要了解,有必要的時候也需要背誦,臨床上才使用得出來。以方劑來舉例,如果有背湯頭歌訣,就不容易忘記,背自己編得口訣比較容易忘,背別人編的就會忘更快了。像是四君子湯的湯頭歌訣就很棒:「四君子湯中和義、參朮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除祛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其中的功效、組成、加減、應用都很輕易的記起來。

不要去拘泥哪個經典最好、哪個教材最棒,從手邊的書開始讀起吧。如果你這些該學習的事情都沒有去做,就想要變得怎麼樣,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馬上怎麼樣的。

是哪些特別的學習經歷讓老師能有今日的成就呢?

老師一句話振聾發聵,讓我們的問題顯得很傻很淺,是啊,當我們真的看得多了,學得深了,這些問題其實就迎刃而解了,實力會說話,你能辨別的東西就完滿了。接著,我們繼續請教下個問題,僅以小迷妹的角度詢問老師,是怎樣的學習方法或際遇、經歷,造就老師今日卓越的成就。

卓越成就是不敢當,現在的我回想在學習的路上,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學習的方法無它,唯有踏踏實實的學習,盡力做好每件事情。

我當時的學制是七年制雙主修,大三大四寒暑假會有中醫實習,可以分別到四個不同地方實習,這對中醫學習上很有幫忙,可以學到不同醫師的用藥和治療方式,這四個時段分別到了附設醫院中醫部、台北市立醫院和平院區和兩個診所,其中之一就是去朱士宗老師(台灣中醫外科學始祖,國考用書中醫外科學作者)的診所實習,現在想想,人生的際遇安排還滿微妙,那時並沒有想太多,也沒立下什麼志願,但經過多年之後,冥冥之中走著走著,現在的我正負責學校中醫外科學的教授。而當年中醫實習時跟朱老師診所記錄的筆記本現在還保存著,裏面盡是當年跟診認真抄寫朱老師的處方用藥,老師說其實在當時並不完全懂得朱老師用藥的奧妙,經過多年後,現在看來就恍然大悟了。

那個年代有這樣子的選擇,但現在因為學制不同,變成中醫實習一整年了,這樣的安排也有其優點,同學不用犧牲寶貴的寒暑假, 而且中醫實習有一完整連貫的時間去學習。個人覺得年輕就是要多學,不要怕累,沒有什麼學習是會把人累倒的,我們當時選實習地點時,累不累是根本不會是考慮的因素,而主要就是考慮是會不會學到東西。中國附醫中醫部有全台灣最完整的中醫分科,內、外、婦、兒、針、傷都有,實習醫師需要研讀報告的那些 paper 和 loading 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人是要經過磨鍊才會變成更有能力的人。而且,這些過程會訓練你們蒐集、統整和報告的能力,這些能力是你以後帶得走的,以後也會更有能力自己去解決臨床上面對的各種問題。

我畢業後很幸運地順利申請到本校附醫皮膚科擔任住院醫師,很感謝當時的皮膚科鄭世富主任,楊仁宏主任及黃則恂總醫師的帶領及訓練,完成皮膚科專科醫師的訓練,更感謝王廷輔院長在我擔任皮膚科總醫師的那一年,邀請大陸名老中醫趙炳南嫡傳弟子,西學中的皮膚科教授張志禮教授到本院講學,讓我有機會見識到以中醫藥治療皮膚疾病的效果,之後在因緣際會下獲得時任中醫部部主任張恒鴻的支持,回到本院中醫部接受中醫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在醫院支持下又邀請上海中醫藥大學皮膚科馬紹堯教授到本院講學3個月,學習到許多以中醫藥治療皮膚疾患的寶貴經驗,之後在本院中西醫合作醫療中心擔任皮膚科主治醫師,期間又陸續回到本校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及中醫研究所進修,要特別感謝李采娟老師及侯廷鏞老師的指導,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這些年來一直從事皮膚科相關的臨床、教學及研究。

多年來中國附醫中醫部提倡醫師朝專科專病發展,一位醫師專看某一專科的病人會比看不分科的病人可更容易快速累積臨床經驗。如果一位醫師看了一位青春痘的病人,又看一位中風的病人,又看一位腸胃病的病人,那他就只會各得到各個疾病單一零碎的治療經驗。若是看幾萬個青春痘和皮膚病的病人,皮膚病治療經驗的累積就會大大的不一樣。因此為了讓年輕醫師能夠快速累積經驗,治療的效果更好,所以會推廣專科專病的訓練制度,讓醫師們在有一定的基礎(兩年住院醫師訓練)之後選擇自己喜歡的科別,更深入並走出自己的特色。

老師一路走來就是循序漸進,踏踏實實的累積實力、培養底蘊,或著說,也許就是這樣的努力,帶著老師走向今日的成就。

主題二:中西醫結合

老師當年是中西醫雙主修,畢業後選擇了西醫,直到後來人生轉了方向,老師走回中醫,最後合璧了中西醫,進入中西醫結合科,成為中西醫皮膚科門診最炙手可熱的名醫。我們很好奇老師究竟是如何走出這樣迂迴地旅途,達到今日這樣的成就,也想明白老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由西醫轉中醫的路程

老師談起過去畢業時並沒有中西醫結合住院醫師訓練制度,老師幸運得以進入西醫皮膚科接受完整皮膚專科訓練,並在總醫師那年遇到了貴人—張志禮教授,張教授是名老中醫趙炳南嫡傳弟子,西學中的皮膚科教授,由當時的王廷輔院長邀請來醫院講學三個月,在當時老師安排平時皮膚科西醫治療效果不理想的病人,接受張教授中醫藥治療下,老師親眼目睹中醫藥的神奇效果,啟動老師想再接受中醫訓練的想法,後來在因緣際會下回到本院中醫部接受三年的中醫住院醫師訓練,在這期間幸運地有機會跟隨王廷輔院長去大陸上海中醫藥大學參訪,進而邀請馬紹堯教授到本院講學,在3個月跟在馬教授的朝夕密集學習,讓老師受益良多。透過大量閱讀論文、跟在大師身旁學習、親眼驗證中醫實際治療的效果等的學習對老師的幫助很大。最後,在中醫住院醫師訓練完成後,老師到了中西醫合作醫療中心,這裡的醫師都擁有中西醫雙執照。然後就這樣,在醫學這條路上,老師將中西醫走得漂亮、走得開闊。

決定走回中醫的原因

當老師在西醫皮膚科學習時,已經感受到西醫治療皮膚疾病的方法有限,臨床治療不外乎抗組織胺、類固醇和抗生素等,當臨床治療遇到瓶頸時,老師便會思考中醫能否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法,來幫忙病患減輕病痛。

當旁人問老師為什麼不去外面開診所大賺錢時,老師期許自己,在工作中成就感的來源不見得是金錢,老師喜歡透過診治病人解決病人的問題而得到快樂及成就感,而透過中西醫的治療提供最合適的方法,解決病人的問題,則讓老師在生活中更加滿足。

而決定走回中醫的契機則是源於,老師覺得在西醫的訓練過程中,發現有時好不容易診斷出疾病,但接下來的治療,有時西醫卻沒有好的療法。有的人會笑皮膚科,治療不外乎是類固醇、抗生素、抗組織胺,儘管現在還有照光、生物製劑,但臨床上可以選用的東西仍然有限。老師便想在目前的西醫治療仍屬有限或是有副作用的情況下,該怎麼去幫助那些病人?而因為有學過中醫的背景,讓老師就會想說中醫有沒有好的療法可以幫上忙。

中西醫結合的路上要花較多的時間,有的時候老師自己就像一個 Pioneer 先驅者。西醫像是既定一個路,相對而言中西醫結合 pioneer 的路能走得多寬,則有著無限的可能,端看你自己。

老師坦言自己當初走中西醫結合,是想幫助病人,才會選擇這一條路。並且在前面提到走這條路最大的困難是需要花比一般醫師更多的訓練時間,因為你要學兩套武功(西醫及中醫),而且要融會貫通,不僅要熟練這兩套武功(西醫及中醫),還要知道這兩套武功(西醫及中醫)的長處及不足的地方,如何截長補短,靈活運用,甚至融合而發展更好的武功(中西醫結合),來幫助病人解除病痛。我很幸運有這樣的機緣學習,當在西醫皮膚科訓練時,了解西醫的長處、缺點以及極限;而當回到中醫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那幾年則全都使用中醫的手法來診療皮膚疾病,;後來到中西醫結合科則兩者都可以運用,可以判斷什麼樣的處置對病人是最合適的,以病人為中心,提供病患最佳的治療方法。

而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工作成就感,這些成就感不見得是金錢可以比擬的。雖然每個人對金錢的需求不同,有些人想要賺很多錢,不過現在當醫生也不見得會賺到很多錢。如何能夠從事一個喜歡的工作並從中得到樂趣、成就,都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就看你追求的是什麼。

成家與立業之間

接著,問題帶到每個人都將面對的問題,尤其這道題對於女性來說特別困難。我們詢問老師當年轉到中醫的時候正值成家的年紀,現在想想可能會覺得都已經事過境遷,但那時候是否有感到難以抉擇,是如何取捨的呢?

老師坦言,其實現在醫師的工作不容易賺很多錢但仍有一定的收入,就經濟層面而言,還算能確保一般生活不會有問題,主要還是端看自己追求過怎樣的生活。

而時間分配的部分,工作,家事,照顧陪伴小孩…等等,事情很多端看你自己認為什麼是最重要, 老師個人覺得陪伴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相較之下整理家裡、洗衣服的重要性就比較次要,老師認為花一些錢麻煩別人去做家事,不僅做得比她好,還能讓她把這些時間拿來陪伴孩子,在小孩最需要你的時候你能陪伴他們,才能擁有親密的親子關係,所以有時候需要花錢請人的幫忙,或是請家人(如:媽媽)來幫忙。

甲組中西醫雙修的同學

老師分享完自己的經驗後,針對甲組同學可能面臨到的狀況給予意見。有些同學害怕走到專科醫師之後再回歸中醫,會面臨比較生疏或者太久沒有接觸的問題,老師聽完以後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

老師在因緣際會下花了8年的時間自行完成西醫及中醫的住院醫師訓練,深感應建立一完善的中西醫結合住院醫師訓練制度,讓有志走中西醫結合的學弟學妹可以花最精簡的時間完成訓練(2年中醫訓練及西醫專科醫師訓練),所以當時在附醫中西合作醫療中心(中西醫結合科的前身)創立中西醫結合住院醫師訓練制度,第一年是中醫的訓練,run 中醫的各科,坦白說中醫訓練的 loading 相對於需要值班的西醫住院醫師算是少,所以做這樣的安排也是希望應屆畢業的學弟妹,能夠利用這個相對 loading 沒有那麼重的一年順利取得中醫執照和西醫執照。之後面才是西醫訓練,希望在經過第一年中醫的訓練,建立更多中醫的基礎之後,在接下來的西醫專科訓練時,能帶著中醫的眼睛及中醫的心去診察病人,在完成西醫專科訓練後,再回來接受一年的中醫訓練及總醫師訓練。

老師還提及,在發展中西醫結合專科時,若是醫院已有走這個專科的醫師,那便可以去跟他學習;沒有的話,則可以去大陸有這方面專家的地方進修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只有中國醫有中西醫結合科

所以現在只有中國醫有中西醫結合科嗎?我們不敢置信的詢問老師。

目前是的。以前長庚也有,也是像我們一樣,第一年是中醫訓練,後面是西醫專科醫師的訓練。但是在長庚完成訓練後只能開中藥,不能用西藥。在我們中西醫結合科會有執登中西醫師互相搭配,意思就是比如說我的執登是西醫,詹雅閔老師執登中醫。我們的診同一個時段一起開診,可視病人病情選擇開立中藥或西藥。

目前的法規是有中西醫執照,執行中西醫的業務是合法的。但是健保給付的部分是一個醫師只給付一種。所以我開西藥健保會給付,但是中藥病人就要自費。煎劑本來就是要自費,但是科學中藥就可以用健保,所以如果病人需要的是科學中藥,我們就會兩個醫師互相搭配。如果病人需要的是中藥我會請他到隔壁診間,詹醫師會把我開的處方開立給病人,這樣病人中藥就可以用健保,所以我們醫院就比較不會有限制只能用一種而已,視病人的需求開立中西藥都可以

中西醫結合的終極目標

「老師那在您心中,中西醫結合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呢?」

除了中醫師應具備基礎醫學知識,常見西醫病名與理學、化學檢測方法,最終目標則是能否達到聽診器與把脈共用、中西藥合開,打針與針灸皆出自同一醫者手中,或是建立、普及化中西醫共診、轉診等制度。

中西醫結合是未來的趨勢。醫生倘若不做中西醫結合,病人也會自己做中西醫結合,例如癌症病患就有八九成都會再去看中醫。在癌症方面,未來中醫可能扮演輔助的角色來減輕治療的各種副作用。

西醫對疾病的病因與病理機轉更加清楚的特點,可以提供中醫在辨病與辨證上更詳盡的資訊,近一步幫助中藥的診斷與治療的準確性。

而最終的目標當然是「怎樣治療會對病人最好」。若疾病是西醫簡單開藥就能治癒,有時也不需使用中藥大費周章;但若西醫沒有好的治療效果,那麼便可換成中醫藥進場;甚至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藥兩相結合加成。

若擁有中西醫兩套知識背景,可以知道兩者的優缺點,並相互截長補短,就不會侷限在要使用中藥還是西藥,而是能完全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做到視病猶親,給予病人最適合的療法。

「病人只有一個,真理只有一個」

每一個疾病都要下功夫去從中、西醫兩套醫學去理解,即使兩套系統的用詞不同,病人真正的疾病狀態只會有一個,不會生中、西醫的兩種病。乾癬、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蟹足腫等等,每個疾病都要先自己去做過中西醫知識上的融合,在診斷時才能將中西醫兩套的病因、病機整合成一套來思考。例如: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在中醫方面,古人說先天稟賦異常與秉性不耐,這對應到西醫說的異位性體質:容易過敏、眼睛癢、過敏性鼻炎、皮膚癢或氣喘等等;接著病因還包括中醫說的感受外邪,風溼熱浸淫肌膚,相應於西醫所說外在環境會影響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包括感染、塵螨、過敏原、清潔劑、甚至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等的刺激;而在疾病的表現上,搔癢(風)、滲出物(濕)、會紅會腫(熱),古人以風溼熱來記錄疾病造成的結果,相對於西醫的急性濕疹會有滲出物以及紅癢的表現。最後,在治療方法上,中藥即可用清熱利濕、清熱解毒的藥,而西醫認為發炎便會使用類固醇或抗生素。

綜合上述,其實中、西醫兩者講的是一樣的,老師認為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可以將中、西醫融合的,因為古人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不知道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等,所以就會理解成外邪,而現在西醫醫學則是知道了外在環境確切的菌種,不過兩者在講的依然是同一件事情。

所以,其實大家具備現代西醫的知識,反而能幫助你們青出於藍更甚於藍,甚至超越張仲景,不過當然,中醫基礎還是要肯扎功夫下去學習。

西醫知識對中醫學習產生的影響

接著我們將老師提及有關於中西醫學科雙修的分析,包含好處與壞處大至整理如下文。

優點

  1. 更了解古人對疾病的描述與形容。受過完整的西醫訓練之後再回來看中醫,有時候會更瞭解古人在講什麼。像老師在西醫皮膚科接受了完整訓練後再回來看中醫的外科學、外科心法、外科正宗等書,就更容易領會古人的形容,可能就是某個疾病在某個時期的表現,也會更了解應該用何種藥物治療更合適。
  2. 中西醫結合是未來趨勢。在台灣因為就醫方便,病人常常中、西醫都會尋求協助,因此會自己中西醫結合。通常有八、九成的病人會先看西醫,若覺得西醫的治療成效不滿意,或不能根除、症狀會反覆復發,或西藥副作用以及併發症,他可能就會尋求中醫。例如:癌症病人十個裡面會有七、八個人轉介中醫幫助,此時中醫可能是輔助,減輕副作用,像是肺癌病人接受標靶治療時常有皮膚紅疹現象,中醫可以使用清熱涼血藥物,解決標靶治療的副作用。

有些西醫師也會轉介病人接受中醫治療,因此我覺得不論甲班或者乙班同學,一定都要知己知彼,要知道現代醫學有哪些治療方式、哪些副作用等,並且了解西醫的極限與瓶頸,中西醫學兩者將可以截長補短。像是「辨病」與「辨證」,透過西醫的辨病不僅有助於中藥的使用,也能讓你懂得整個疾病的階段與自然進程、併發症等等,在治療時就比較不會慌張,也能先告知病人,令病人放心,畢竟現在 google 這麼方便,病人隨手就可以查到自己的病,那如果我們知識量不夠就不容易取得病人的信任,因此對於中西醫的了解有助於醫病關係間的互信。

這也是為什麼單修中醫的同學必須經歷西醫見習,不僅能讓你了解現在西醫醫療的現狀,也能以中醫的角度,像是脈診、舌診去觀察這些病症的表現,例如:課堂上學過孕婦的脈都是滑脈,當有機會到產房時,便可以觀察實際是否如此呢?西醫見習是很重要的學習機會,同學已經到大學了,主動學習是很重要的,因為醫生臨床工作都很忙,若不主動發問可能就學不到東西了。因此我還是會建議同學要有完整的西醫訓練。

缺點

  1. 花費時間與金錢。從西醫皮膚科到中醫師的訓練,老師花了七八年的時間,老師思考是否可能將中、西醫訓練重複的部分刪除,規劃出較短的中西醫結合住院醫師訓練制度,如第一年中醫訓練(相對 loading較不重時將執照考到),接著取得西醫專科醫師訓練與執照後再回中醫專科或次專科,如此安排可以簡短到五、六年。而中西醫兩套功夫的學習當然需要更多時間,如何結合運用也需要光陰的累積與努力。西醫的學習有既有固定的模式,若是雙修的同學,只要肯花時間,就可能成為有特色、超越西醫的醫師,最後這些中西醫結合醫師的前輩也賺了不少錢,只是養成的過程需要較久的時間,一開始的收入會較少,所以是個理想跟現實的考量。

中醫的五運六氣學說、易經哲理如何與西醫結合?

既然要將中西結合,我們忍不住想到一個最困難的部分,那就是五運六氣、易經等等,幾乎被人們視為哲學的中醫理論,這部分總無法跟西醫最結合了吧?

老師聽罷表示,尚未下功夫涉獵這一塊,但中醫的基礎其實都是古人的生活經驗累積,他們會用周遭有形而可觸及的事物,去歸納理解未知事物的變化。因此老師認為這些學說與前述的疾病觀念相同,若是認真研究後應該是可以結合的,也許也能有助於對現代醫學的理解。老師認為有許多學派對於這些學說有更深入的探討,建議我們任何學問都可以多學,尤其是趁年輕的時候。

目前中醫外科、皮膚科之市場與遭遇困境

基本上老師表示市場是有的,但是中醫外科和皮膚科在外用製劑,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這部分就需要有人去投入研發。因為我們現在大部分用的外用製劑都是用傳統的方法製作,但舒適性和效果有其局限,或是易有過敏的問題。像西藥的藥膏有藥廠的研發部去研發和製作,所以西藥藥膏的舒適性就會比較好,有些效果也很不錯。所以如果有些西藥的效果好、又舒適、也不貴、健保有給付,那病人為什麼要自己花錢買中藥的藥膏呢?當然也有一些疾病在西醫的治療上效果沒那麼好,或是有副作用,那中醫就容易有發展的空間及需求,所以也是要看情況。當然中醫外科和皮膚科一定有發展空間和市場的。

主題三:給學生們的建議

最後我們請老師留下幾句給晚輩的話,面對中醫環境的變革,建議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以及學習的方向。

應變的方法就是年輕時候要多做

老師聽罷緩了緩說道,有時候環境不管怎麼變,其實也是在於你自己。改變有時候不見得是不好。有時候一些制度的建立是因為決策者認為對醫生和病人都會更有保障。

自己有越多能力你就越不害怕。很多時候都在做中學,不管是臨床工作、在生活當中或是人跟人之間,去做就對了。並且,其實透過醫院的培訓機會、菁英計畫可以得到很多資源,只要把每一件事做好,長官都看在眼裡,有機會就能夠爭取,也就是說只要腳踏實地,認真努力,你能得到的資源就會比別人多一些。

另外,最終的目標就是你對自己的定位,想要成為怎樣的醫師。你想成為什麼樣的醫師?你人生的需求是什麼?是賺大錢嗎?或是工作上的成就?這個答案會成為支撐你走不走得下去,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凡事起步之前,捫心自問,你所追尋的究竟是什麼

後記

採訪結束後,整理著手邊的文稿,想起老師不疾不徐、暖暖地訴說

我們都在蓋房子挖地基的階段。

老師如是說,只要挖的地基深廣、揀的建材穩固,那你蓋出來的房就大、就好。我想我們都身在一片廣陌無邊的藍天草地,世界很大、你的格局可以更廣,不用急於探勘別人的樓房,窺伺建造後的成果,只要一磚一瓦,慢慢的、慢慢的,循序漸進。讀書難而讀書好,專注打造我們的地基,挺好。

偌大的世界等你冒險,莫要預知最後的結果,也不該一昧加速里程,總有一天你會來到路的盡頭,而在此之前,穩穩地走好每一步,欣賞沿途風光,漫步美好景緻,伴隨著青春歲月,不枉人生走這麼一遭。即使生命缺少貴人,沒有誰提拔、誰幫助也無需害怕,因為年輕不怕累、凡事做中求,我們累積、累積,你做得到。

然後也許某天房子成了天際線,在中醫漫漫長路上,你走了一輩子,終於落成了距離天空最近、最出眾的振翅青天。等到那天,春日樹還在,風草輕輕的吹搖,你站在天之下,遙想當年老師說:

慢慢來,不要急,一步一步確實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自然可以蓋好你心目中的理想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