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階段,看到一些學長姐和老師,都有自己建立的資料庫。發現對於各方面十分有助益,大略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一是個人經驗累積。
二是檢索系統,也就是眾人經驗累積。
三則是提供學術需求。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第一個部分是個人經驗累積,這個大家都有各自習慣的模式,就是上課過程做的筆記。有時候老師們上課節奏較快,會強調認真聽,比抄筆記更重要,這也對。然而我自己的經驗是當下認真聽講,當課程結束走出教室的時候,也要找個搭車的空檔或者當日結束前簡單記錄,即便是幾句摘要或重點,之後看到都可以回想起當時的內容,否則一些體悟與感動很容易隨之流逝。
據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如果沒有複習,學習後一個鐘頭,已學會的內容就有56%記不起來。一天之後,66%已經遺忘。光是課後或當天晚上簡單記錄,就已經再次複習且提供以後查找的基礎。
以往我會用筆記本寫,後來發現筆記本適合抄正式上課或讀書的筆記,如果是隨手聽講或名言佳句,我個人習慣是用臉書的社團,不但有清楚的日期記錄,之後可以總結學習歷程,隨時想到還可以搜尋或者依照日期找。方法是找個好友跟你一起創社再將他踢出,就得到一個屬於個人、可以搜尋、可以分類貼文的空間。也有人會用evernote等等,只要能維持隨手記錄的習慣就好。
甚至是有一些替自己或同學家人用藥的經驗機會,記錄起來都是很好的資糧,以後能夠回頭看不同學習階段的自己,在檢討中成長。
善用時空優勢
第二個部分是檢索系統,換句話說也就是眾人資料累積。
前幾天看了洛克中醫的文《要吃蒼蠅自己抓》,心有戚戚。(連結附於參考資料)
文中主要對於一篇網路文章提到「我們的檢索能力愈來愈強,思考能力卻愈來愈弱」有不同看法。當我們自己的思考能力還不俱足,一直努力思考當然是必要的,然而「思而不學則殆」,有時候還沒有很完善的思路建立,一個完善的資料庫則是我們的主心骨。
以建立起一個資料庫而言,這則是身為現代中醫很大的優勢。
曾經為了方便讀書,整理了傷寒論宋本、金匱要略宋本、桂林古本與康平本的比較。那時深感整理抄寫或合編典籍對古人來說可能就是數年光陰,而我只花了約兩個月就完成,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
古人具有他們的文化優勢,我們已回不去是事實,但這未必代表我們肯定不如他們,我們有屬於我們的時空背景,如何利用屬於我們時代的優勢是直追古人的重點。
一位老師曾跟我說,我們中醫怎麼樣都該學的比古人好,古人要吃個飯還要挑水砍柴燒火,我們瓦斯打開煮或者直接去買就結束,在生活及各種便利上我們真的是輕鬆太多了。
人腦之貴在於思考,然而檢索與大數據還是電腦專長。
以內科思維舉例,中醫最珍貴的,除了思維,還有從古至今的智慧及經驗累積,如何為我所用?
遇到了臨床的一個病沒想法,可以從既有的古今對應病名下手,也可以從症狀、或相關的誘發因子或環境,但無論如何,需要一個好的檢索系統(有人會問跟一般搜尋引擎有什麼不同,或許大家也發現了,搜尋引擎找來找去的那幾個結果,其實並沒有太多參考價值,甚至引用出處到底是真是假,還是建議回歸原典。)
當然查詢到的資料經驗在怎樣的時空背景下能夠成立,我們如何驗證,是另外一個課題。若連資料庫都沒有,無從繼承起前人積累,更別說驗證了。
這個部分如大家熟知的「笈成」資料庫,以及中華全球經脈醫學會的「經方解」系統提供了搜尋查找。
如鄭宏足老師他們也透過科技的輔助重新校正了本經疏證提到的方劑藥物數字及功效總結。
更甚者,大數據統計的應用則是在資料庫建立起來以後的下一步,在北醫舉辦的「李時珍五百年研討會」,由大數據分析本草綱目的藥物功效,居然還能回來指導臨床,甚至找出淹沒在典籍裡的記錄,讓古典中藥新用。
作業效率化
第三個部分是學術需求。
學生階段不可免的是有要做很多報告的時間,如何有效率的產出高品質的作業?
我認為做報告的時間應該用在進一步的思維,而不是反覆查找資料來源。
此時若有一個完善的資料庫,並且包含一些以前精彩的上課檔案,就都可以隨手化用(註明參考資料出處),並且因為資料庫是自己所建立,能夠來源的正確性較高。(舉例而言網路上典籍的電子檔來源基本上都一致,錯也都錯相同的地方)
整理並為我所用
以上幾個部分建立完成後,並能互相使用、檢索,並完成了一個基本的資料庫原型,能夠邊用邊擴充。
上述提到曾經在讀傷寒時深感各個版本各自有擁護者,應該回歸原典比較,整理了傷寒金匱宋桂康本合編,那時就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不同版本間的優缺點,以及彼此思維互補之處。
曾聽老師說,魯兆麟老師評吳鞠通「善於整理就是發明」。
整理過程中會有新的體會,用別人的資料庫方便,但少了自己建立的過程,也是一種損失。
「教學相長」的基礎
古人談師徒,即便是現代,師生間的互動模式也影響學習甚巨,或許可以想想,當你是學生時,如何讓老師肯教你更多?反之,當你是老師時,怎樣願意教一位學生更多?
這篇談的資料庫整理的準備與運用,我覺得是其中一個能夠教學相長的基礎。
下一篇再談談如何在學習上,尤其是跟診時,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
參考資料:
[1] 《要吃蒼蠅自己抓》洛克中醫
https://www.facebook.com/rockcmplace/photos/a.1876398055754364/2650496158344546/?type=3&permPage=1
[2] 《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