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第一屆大醫精誠徵文比賽第一名
中西醫兩手互搏
從小接觸西醫生物學的我們,要快速接受中醫的觀點並不容易。第一個挑戰是中醫基礎理論,因為中醫生理學幾乎很難用高中生物去理解。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開始試圖用一些西醫生理去理解,讀起來彷彿煞有其事,尤其看到高等研究參考書《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研究」中提出的各種實驗數據時,不僅符合西醫生理學,就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也都支持著各種中醫的臟象學說。然而,當我們開始學中醫病理學、診斷學、傷寒論…時,就發現西醫生理學在中醫科目並不管用。這些科目用中醫生理學解釋相當方便,老師也都說臨床有效,於是決定學中醫時就姑且先不去質疑中醫生理學,也不用西醫和生化的機轉去理解,只用中醫解釋中醫。從此,中醫系的周伯通[1]人生正式展開。
然而,中、西兩個腦的衝突還是會不時出現,在唸《內經》時尤其明顯。一來《內經》的成書年代較早,當時的語言和經驗和現代都相差甚遠,還包含了許多哲學成分在裡面。二來《內經》提到大量的基礎理論、病因、病機、經脈和養生,治療又多以原則論,臨床應用和用藥都很少提,即使是用過去學的中醫基礎理論也有許多無法理解之處。而這些因素也使得《內經》成為批評中醫時的眾矢之的。
[1] 周伯通為《神鵰俠侶》中著名角色。可以左右手做不同的事,在武功上能「左右互搏」,關鍵訣竅全在「分心二用」
批評《內經》的聲浪
對於反對中醫者提出的論述,《內經》往往是最容易中槍的。以下兩點就是最常聽到對於《內經》的批評:
- 「中醫到現在還把一千多年前的著作奉為圭臬,簡直荒謬至極」 除了文學、藝術等領域,其他大部分領域的教科書都是現代人編的,而且不出幾年就會再版一次。但中醫許多科目都會大量引用古人的文字,尤其是《傷寒論》、《內經》等經典,完全是依照條文來上,彷彿高中國文課本。這是否象徵中醫的巔峰只停留在古代,久久無法進步?
- 「中醫無法否定,所以不是科學」 中醫中的生理學、病理學大多無法量化,對於疾病的形容也沒辦法到鉅細靡遺,導致我們很難去否定他人的說法。如《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裡提到「風傷營,寒傷衛」,因此將大青龍湯歸類為「營衛兩傷」,原因是「風寒並發,邪中於人,則營衛兼病」。目前比較多人接受的說法是「寒閉肌表,陽鬱化熱」[2]。然而,我們也無法否定方有執、吳謙、喻昌或其他三綱鼎立說支持者的說法,[3]因為三綱鼎立對於營、衛、風、寒的定義和理解就和其他人不同,整本書讀起來也可以自圓其說。既然病因病機怎麼寫都難以否認,怎麼知道誰是在嘴砲?誰又是真正有料?
這些質疑會一直存在每一位接觸中醫的人的心中,但不管是支持或是反對《內經》,都必須要了解如何正確的理解《內經》,才不會淪為盲目的反對或支持。以正確的方式理解《內經》也能同時幫助我們了解《內經》的價值在哪裡?了解為何經過了上千年,內經依然是許多老師一直強調的「四大經典」?
[2] 《郝萬山傷寒論講稿》P.62|郝萬山
[3] 《傷寒論》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P.76|主編:李培生|知音
批評《內經》的代表作|《靈素商兌》
余雲岫是民國初年全面廢止中醫派的代表人物,中醫方面師從國學大師章太炎並讀過許多中醫經典,西醫方面則於大阪醫科大學習醫。他在《靈素商兌》中以西醫生理學大力批評《內經》,於中醫引經據典,於西醫則引用嚴謹的生理學,許多文字甚至跟現在的生理學課本差不多,相當厲害。從陰陽五行一路罵到臨床病證,並說「靈素之殺人,四千餘年於茲矣」,將《內經》批評得體無完膚。
中醫方自然不會示弱,應戰的是鼎鼎大名的惲鐵樵,他在五年之後出版了《群經見智錄》回應余雲岫的看法,雖然內文並不是完全正面回覆余雲岫提出的每一個質疑,但書裡提到關於內經的讀法卻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歷來醫家之不求甚解,然則彼引證《內經》者,非裝潢門面而何?」惲鐵樵認為只有像張仲景那樣,融會《內經》的內容於自己的論述中,而很少引用《內經》原文才是厲害的作法,許多醫家大量引用《內經》原文,其實只是裝潢門面而已。王洪圖教授常教大家把條文整段背起來,若以惲鐵樵的觀點來看,是不至於需要到一字不差的背起來,似乎把原文讀熟了,自然也將原文背起來比較合理也比較容易實踐。
至於《靈素商兌》,書中有些批評明顯不對,像是將酸解釋成acid,pH值小的那種酸;或是用腎在解剖上不藏精來批評;脈是artery and vein等等…,這樣去研究自然會得不出中醫的結果。為了避免以錯誤的角度去看《內經》,我們就必需先學會站在古人的角度讀《內經》,而這就要從他們的語言開始。
文學與臨床意義的交織|醫古文的重要性
《內經》最早可回推到春秋戰國年代[4],當時的文字與現在有很大的差別。若不能以當時的語言去思考,必將遇到許多瓶頸。
以《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為例:「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若是直讀原文,必將兩個「當」誤以為是同個意思。若解釋為「陽氣應當阻隔」,那這句話怎麼就讀不通。但如果去考究一下「當」這個字的古義。上面一個「尚」,下面一個「土」,是被高大地坎遮擋的意思。在《莊子‧人間世》提到「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當時也是用「當」這個字,是後來「當」的意思越來越偏離「擋」,所以最後再加上手字旁,來表示阻擋的意思。
再回來看王洪圖教授的說法:第一個當是「擋」的意思,第二個當是「應當」的意思,整句話解釋起來就是「陽熱之氣阻隔不通之證應當用瀉法」相當合理。
另一個例子則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第五》裡的「壯火食氣,氣食少火」第一個食若解釋成「蝕」,語意就會很通暢。雖然蝕這個字很早就有了,但因為「蝕」和「食」只是相對的,蝕就是「蟲食」的意思。人吃東西,讓自己成長,就是食;蟲慢慢的吃木頭,讓木頭消失,則稱為蝕。因此用「食」表示「蝕」的意思也相當合理。若能掌握古代用字的模式,在研讀古書時一定會順利許多。
了解了這個道理之後,可以馬上來牛刀小試一下《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提到「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文中的「是」為繫詞還是代詞?
以現代白話文的習慣來看會很像繫詞,如:王洪圖教授是內經學專家(主語+繫詞+謂語)。但其實古代人不用這個語法,而是用「主語+謂語+也」,說起來會是:王洪圖教授,內經學專家也。所以文中的是其實是「這」的意思。其實從前一句就可以驗證了,「此神明之亂也」用的就是「此」這個字。雖然兩者的差異不影響我們對文章的理解,但不失一個有趣的小例子。[5]因此,要學會《內經》的語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其他篇章著手。在學《傷寒論》時,也有很多老師是這樣建議我們學習張仲景的用語的。
[4] 《任應秋內經研習拓導講稿》P.6|任應秋
[5] 醫鼎88期|如何學好中醫:從念好醫古文做起|蔡嘉一
文學與臨床意義的交織|在直讀原文之前
至於有些醫師會建議同學「直讀原文」,以避免被註解誤導,這其實也要建立在對於文字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像是《素問‧生氣通天論》的「高粱之變,足生大丁」,有人想了很久下了註解「丁生於足者,四肢為諸陽之本也」,沒想到「足」的意思是「乃」,並不是真的指下肢。因此,不管是否想要直讀原文,都要先確認自己對於文字的理解沒有錯誤,才不會走冤枉路。《王洪圖內經講稿》中就是會先逐條翻譯、解釋,之後才有「理論闡釋」和「臨證指要」,所以想要直讀原文的話可以先去讀書中「串講」的部分。喜歡條列式和繁體中文則可以選擇《黃帝內經今義增新版》。
文學與臨床意義的交織|瓶頸
然而,並不是每個問題都可以用文學來解決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作者連續使用的四個歸究竟是同個意思,還是有兩種不同的意思,歷來就一直爭論不休[6][7]。若將四個歸都解釋成「生成、滋養」就會像圖一所示;若將「形歸氣、精歸化」的「歸」解釋為「仰賴」,並且將「精食氣」的食解釋為「飼」就會像圖二所示。我們既要考慮古人沒有分號、頓號、逗號來區分句子,還要考慮作者可能為求對仗工整、頂真順暢等等而用同一個字代表完全相反的意思。在這麼多的考量下,我們無從得知究竟哪個圖才是正確的。如果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我們就不能從這個篇章裡學到什麼嗎?這將在後面的段落提到。
[6] 《內經》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P.40~P.42|主編:程士德|知音
[7] 《王洪圖內經講搞》P.34~P.37|王洪圖
內經的原點,五行|四季的代名詞
以五行來看,在學習五行時老師會說「木頭可以燃燒,所以木生火。火燒成土,所以火生土。土裡可以挖到金,所以土生金。金可以凝結水,所以金生水。水可以灌溉植物,所以水生木。木長在土裡,所以木剋土;土可以擋水,所以土剋水;水可以澆熄火,所以水剋火,火可以熔化金,所以火剋金;金可以砍木頭,所以金剋木」。這段文字,故事性很強,完美的解釋了五行,但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土不可能變成金,金能生水只是因為溫度低…」,上面的說法當作初學者輔助記憶用差不多,卻不能作為理論依據。
但古人真的不知道土不能生金、金不能生水嗎?未必[8]。其實古人定五行是從四季發展來的,春天草木茂盛是木,夏天炎熱是火,冬天寒冷是水,秋天很涼和木相反,是可以伐木的金。所以相生的意義在於「春季之後是夏季,之後是長夏,再來是秋季…」。相剋則是指「某季節出現了該季節不該有的氣候,而導致的異常現象」。如「夏行冬令,嚴寒折盛熱,閉不得發,長養之功隳矣」。
可見古人對於五行的理解在於四季,若以四季而非物質去理解五行,自然會明朗許多[9]。
[8] 《群經見智錄‧五行之研究第八》|惲鐵憔
[9] 《回歸中醫‧重審陰陽五行》|張效霞
內經的原點,五行|像匍匐莖繁殖的中醫
然而,單用四季去推衍五行,再去推論出五臟的關係,在醫學上似乎不夠精確。
若以相生、相剋來作圖,就會得到(圖一)。但若把乘、侮、母病及子…等等都放進去,每個箭頭就會變成雙向的(圖二)。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就是每個臟與其他四臟的關係(圖三)。相生相剋只是最開始的理論,是跨坐在哲學和醫學、自然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但經過大量的臨床經驗之後,我們就知道每一個箭頭的特色是什麼,並不是每個箭頭都是相同的,而這些箭頭可以繼續延伸至治療原則(圖四)。若將每個臟腑之間的特色都寫上去,就會變成一個很複雜的網絡。結過就會變成:肝病不一定都是用肝木剋脾土來解釋,而是要依據當時狀況(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才能知道會影響哪個臟腑。如果剛好是影響到脾,就會用慣用語「肝木剋脾土」。至於木頭會不會剋土(物質論),或是「長夏失調會不會被春季的性質影響」(季節論),就不再那麼重要。
因此說五行就像匍匐莖繁殖一樣,一開始的根是五行,上面發展出了各種臟腑之間的關係。當上面的莖不斷的生長,並且在其他地方生根(臨床實踐)。此時如果最根本的五行受到質疑,或是被認為不足以作為臨床上的病機時,從五行發展來的臟象理論也不會因此不能使用。
用臨床來幫助病機發展的例子如下,《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中提到「五氣所病心為噫」,噫這個看似脾胃的症狀,因為陽明絡屬心,所以其實病本在「心」。這時我們就會很好奇,為何不用相剋解釋「肝木剋脾土」,或是「肺病舍於脾」,或是經脈的「肺經還循胃口」。依據《內經》五行理論、經絡理論,病本在心、肺、肝都合理啊。但是這個症狀,王洪圖教授說常常有醫生發現降胃氣(旋覆代赭石湯、瀉心湯)降不下來,但是治療心之後卻好了[10]。所以這時就要在「心」和「胃」上多畫一條線,寫上「噫」,並且備註是透過經絡去影響的。
如果是心病導致鼻不利,可以說火剋金導致肺部症狀,但於臨床上常常發現只出現鼻塞、呼吸不利的症狀,常無其他肺部咳嗽、有痰等症狀。所以比較符合《素問.五臟別論》中的「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而不是一定要用「火剋金」解是[11]。像這樣在五行的架構上,不斷的新增臟腑之間的網絡不僅於臨床更有意義,也是較為科學的作法。
[10] 《王洪圖內經講搞》P.338|王洪圖
[11] 《王洪圖內經講搞》P.115~P.122|王洪圖
余雲岫式的中醫
當余雲岫以西醫生理學的角度來批評中醫時,我們會指正他的研究方法,那反過來也應該用相同的方式檢視中醫。在網路上和Line裡常常流傳一些低品質中醫文章,如當現代醫學越來越重視預防醫學時,就有人跳出來說:「《內經》早就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西醫到現在才知道這個道理。」這種防患未然的道理當然大家都知道,只是在醫學上「很難做到」。回顧一下《內經》裡教大家的預防醫學,其實大多為原則性的建議,其他還是要看到失常才去調整,在變嚴重之前阻止之。後世中醫在預防上發展得越來越好,補足許多西醫預防的不足,但可以確定的是《內經》的預防醫學與現代的預防醫學的水準不能相提並論,因此有七分證據,實在不用勉強講八分話。
而當西醫發現腸繫膜的功能不只是我們過去理解的那樣簡單,應該提升為「器官」等級時,就有人跳出來說:「是三焦!」但中醫最常強調以功能理解中醫臟腑,所以中醫的肺包含的大部分西醫肺的功能,但也包刮其他各臟腑的部分功能,現在又突然要把三焦直接與某個器官連在一起,不很奇怪?《內經》時代就有人觀察過各臟腑的大小和重量,勢必也看過腸系膜、大網膜等等,但是否把腹膜命名為三焦。以分佈範圍來看,還可,只有上焦略顯牽強。以功能來看,應該也只能說部份相關,至少古人已經將三焦的指掌擴大到超過腸系膜、大網膜等等的範疇。[12]內經有內經有價值的領域,實在不需要在西醫有新發現時,不斷的去執著是否是中醫先發現的。像是青蒿素有些新聞會說中醫受到諾貝爾獎肯定,但中醫的老師其實也都說充其量是中藥的功勞,因為並不是運用到中醫的病因病機。
[12] 《回歸中醫.臟腑本原》P.139~P.156|張效霞
內經的科學水平|顯著的錯誤
《內經》當時的科學水平與現在差異甚遠,因此有些記載明顯有誤。像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第五》「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用天地解釋右撇子似乎過於牽強。像是這樣的篇章,理論站不住腳,於臨床也無指導意義,就可以忽略不看。[13]
[13] 《凌耀星內經講搞》P.4|凌耀星
內經的科學水平|部分錯誤-瘧病
《內經》的篇章有時包含的病證非常廣,導致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部分已經不合時宜,部分還是十分有價值。以《素問.瘧論篇第三十五》為例,瘧病分為「寒瘧、溫瘧、癉瘧」,其中寒瘧的症狀為「先寒而後熱」,症狀有點類似今日瘧原蟲導致的瘧疾[14],《內經》的解釋為「先傷於寒,後傷於風」,至於症狀反覆的原因則是「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以「衛氣集」作為復發的理論。
然而真瘧會間隔著發作是因為瘧原蟲的life cycle有兩天、有三天一循環的(圖一)。古人既然不知道瘧原蟲的life cycle,那勢必得想找其他的理論來說明這樣的現象。而以這樣的理論去發展並沒有讓中醫找到治療真瘧的良藥,即使有赫赫有名的青蒿素,也不能拿來做為中醫治真瘧的好證據。一來是因為青蒿只是肘後備急方裡「眾多」治療瘧疾的方法之一[15](圖二),並沒有被特別強調其重要性,類似的記載在其他書上有不下幾百種。二來是青蒿的使用完全不是運用中醫瘧疾的病機,只是把它當作驗方來使用而已。
雖然王洪圖教授說中醫用《內經》治瘧疾的方法,有可能讓血液裡的瘧原蟲真的不見[16],但效果也不算顯著,否則康熙皇帝在患有瘧疾時就不需要用西方的金雞納來治療。因此不管就理論面,或是臨床面,我們都應該要加入並重視寄生蟲學life cycle的說法。
《內經》中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真瘧以外的病證。《金匱要略》就認真發展了《內經》中非典型的瘧病(典型為寒戰壯熱,休作有時)[17],包括溫瘧(熱多寒少)、癉瘧(但熱不寒)、牝瘧(但寒不熱),還加入了「瘧母」的觀念。觀察這些瘧病的著名方劑,於現代用於西醫診斷出的其他肝、脾疾病就比用於「瘧疾」多[18],且部分案例指出瘧疾使用中藥雖然原蟲數量減少,但容易復發。[19]可見《內經》的理論在於瘧原蟲的真瘧雖不盡理想,但於其他病證卻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圖三)。
[14] 《內經》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P.456|主編:程士德|知音
[15] 《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第十六》
[16] 《黃帝內經》課程影帶|第卅五講 風為百病始;陰陽消長|王洪圖
[17] 《金匱要略》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P.114|主編:李克光|知音
[18] 《金匱要略》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P.114~P.129|主編:李克光|知音
[19] 《金匱要略》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P.125|主編:李克光|知音
重要性被更完整的理論取代|《傷寒雜病論》
前面提到《素問.瘧論篇》因為寄生蟲學的發展而在真瘧的部份臨床價值下降。接下來則是要提到有些篇章因為後世醫書提出更完整的理論,導致在臨床上不再需要以《內經》條文作為指導原則。
《素問.熱論》中以三陰三陽為綱探討熱病的症狀。不難發現裡面的症狀和傷寒論所述有些類似,因為張仲景正是根據「熱病者,皆傷寒之類」將《內經》的熱病發展成更為完整的傷寒學。《內經》的三陽病是《傷寒論》的太陽病,《內經》的三陰病是《傷寒論》的陽明承氣證[20]。《內經》篇中的幾日並不是指真正的24小時,而是病情發生的順序。雖然有了這個觀念,但《內經》的說法還是跟臨床相差甚遠,症狀很少像《內經》這樣很規律的發展,反而更像《傷寒論》那樣呈現更為複雜的模型。因此,在傷寒學發展出來之後,我們自然就不用再以《素問.熱論》作為治療熱病的指導方針。
[20] 《任應秋內經研習拓導講稿》P55.~P56.|任應秋
內經原則要知道發生條件
《內經》有許多通則,我們必須知道這些條文成立的條件為何?如:「物極必反」以哲學的想法來看永遠是對的,因為他是推演來的,永遠不可能被否定。當溫度下降到極限時,他就只有一個方向可以前進了,那就是升溫。只要把時間拉到無限長,那物極必反就會成立。但人體適用的不是哲學,而是醫學,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原則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才是成立的。一個人的體溫不斷的下降,陷入暈厥的狀況,如果正氣還夠,那他會恢復。但若正氣不夠,可能就會直接死亡[21]。
[21] 《王洪圖內經講搞》P.43|王洪圖
即便意思變了也有價值
我們在上溫病學時一定會提到一個著名的理論基礎叫「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在溫病課本的解釋是冬天時邪氣藏於體內沒有發病,到來春天變成溫病,夏天變成暑病。這個現象是確實存在,而《內經》的這句話就被溫病學當作伏氣理論最早最經典的一句話。但當時《內經》的本意未必是如此,這段是記載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在講陰陽理論與疾病的聯繫,「冬傷於寒,春必溫病」的前一句是「重陰必陽,重陽並陰」。因此這句話的解釋應該是「冬天傷於寒,冬不藏精。冬不藏精,到了春天就容易感受溫熱之邪而得到溫病」。另外在《素問.金匱真言論》也提到「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再次應證了這個說法[22][23]。
那我們是否要因為這個原因否決掉「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在溫病學的理論基礎?完全不需要。只要在學習溫病學時明確了解溫病既有伏邪作為「病因」,也有精不足作為「內在條件」[24]。
[22] 《素問釋義》|張琦
[23] 《王洪圖內經講搞》P.44|王洪圖
[24] 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溫病學》P.691|彭勝
條文寫錯也能變成對的?
前面曾丟出一個疑問,如果我們無法確定《內經》當時想要表達什麼意思,是否就無法學到知識?答案是否定的。經典總會有犯錯的時候,完全無法解釋時就會被更正條文,但那些還能解釋的,即使原本作者真的寫錯了,也會被解釋成符合臨床觀察的意思。
以《傷寒論》為例,當時老師上到「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因為我配著知音的書看,所以已經先把「不」劃掉,整句的意思是「發汗汗出,表病解之後就不應該惡寒,還會惡寒就表示非表邪,而是陽虛不能衛外固表」。沒想到呂孔文老師卻沒有提到「不」是衍文,仔細一聽才知道老師解釋成「發汗表證就會解,但是整個病還不解(還有症狀),就表示非表邪,而是陽虛不能衛外固表」。只要把「發汗病不解」的『病』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不管有沒有「不」這個字,居然表達的是相同的意思!所以即使今天是張仲景搞糊塗了,想要表達發汗病解,卻寫成發汗病不解,只要後世醫家換個角度去想,也未必會覺得是寫錯。
回過頭來看前面的「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兩種不同的解釋會畫出兩種不同的圖,表達的意思相反,但能不能同時成立?當然可以,只要對於味、形、氣、精、化的解釋稍作改變即可。
因此《內經》起初想要表達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臨床應用上帶給我們什麼。只要不盲目死背,不管理解是否與原作者相同,都會得出對的結論。
中醫國考|興趣的殺手
《內經》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中醫經典,然而因為國考顧及出題平均和避免爭議,所以變得相當死板,無法考慮到上面提及的研讀方法,而將正確的、錯誤的、有價值的、過時的都一併出進考題裡,導致在準備國考《內經》時相當乏味,難以讓人對《內經》感到興趣。
在《王洪圖內經講稿》中每個段落都分做四個部分「原文誦讀」、「串講」、「理論闡釋」、「臨證指要」。在準備國考時完全只需要看「原文誦讀」和「串講」,有時甚至只看「原文誦讀」即可,因為串講會提到原文寫錯的地方,或是對於原文有多重解釋。而在中醫國考時,依照串講答題不一定拿得到分數。倒是即使原文寫錯,只要按照原文答題,就不用愁拿不到分數(確實有發生過)。然而這也是非戰之罪,西醫可以找篇論文或教科書去支持自己的答案,但若中醫可以找任何一位醫家的註解或是醫案背書,那真的會沒完沒了。
現在學校已經不再將《內經》列為必修,因此建議的讀法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國考《內經》準備完畢,之後就可以自由地去讀自己有興趣的部分,未必說讀了中醫實力就會變很強,但至少讀的是自己有興趣的,不會像考國考時那樣對於《內經》一知半解,甚至最後像余雲岫一樣批評《內經》荒謬、害人、毫無價值,辜負了這部偉大的經典。
延伸閱讀
- 中西醫論戰反對中醫方 《靈素商兌》|余雲岫
- 中西醫論戰支持中醫方 《群經見智錄》|惲鐵樵
- 內經原文解讀 《王洪圖內經講稿》|王洪圖著 《黃帝內經今義》(增新版)|陳九如、林伯欣
- 臨床案例 《王洪圖內經臨證發揮》|王洪圖
- 中醫基礎理論 《回歸中醫》|張效霞
- 瘧病整理 大醫精誠網站|《金匱要略》和《內經》中的瘧病|許詠棠
- 文字誤解 《黃帝內經》理論與方法論|邢玉瑞
- 其他文章 醫鼎88期|如何學好中醫:從念好醫古文做起|蔡嘉一 醫鼎98期|給大一新生的中醫指南|HHT
第一屆徵文比賽得獎文章
徵文主題:講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