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部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藥研究所
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一書的出現經由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收集、整理成冊並命名問世到現在已經距離一千八百多。現行的《傷寒論》有兩種版本:一是宋版本,係宋治平二年林億、孫奇等人校定本,然此書已經亡佚,現存版本是由明‧趙開美所刻印之《仲景全書》,因為體例逼近宋本,故亦稱之為宋本,今所謂宋本者,實為趙開美之刻本也;二是成注本,即由金‧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宋本《傷寒論》全書分為十卷,共397條,除重覆和佚方外,共113方,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六經證治證治體系,從而奠定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的基石。
《傷寒雜病論》包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兩部份,雖因年代的流傳而經王叔和抽離出來,然兩部份內容涵蓋外感和雜病的理法方藥,十分豐富和精湛且言簡意賅,法簡完備實為臨床經驗結晶之著作,成為研究中醫基礎和臨床的入門磚,學習中醫的學者無不將此經典奉為圭臬,自唐代藥王孫思邈以降到現代,探討和研究《傷寒論》著作約四、五百家,其中影響深遠者,如唐宗海《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曹穎甫《傷寒發微》,黃竹齋《傷寒論集注》,陳伯壇《讀過傷寒論》,惲鐵樵《傷寒論研究》、《傷寒論輯義按》,陸淵雷《傷寒論今釋》,柯琴《傷寒論來蘇集》,余無言《傷寒論新義》等,這些著作無不跨足在醫聖張仲景《傷寒論》一書的肩上而傳達出更深遠的內涵和精髓,影響後世累代的學術觀點和爭論議題。
中醫的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化與進階蛻變的過程,從基礎的陰陽五行與臟象學說,逐漸導入以望、聞、問、切四診為環繞中心的辨證論治精髓,最後開啟中醫內、婦、兒、針灸、推拿等各學科臨床知識和技能,在這種訓練和教育學習模式下更融入了中醫四大經典,包括《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溫病》的研讀,完整呈現一個中醫師的養成教育內涵,誠如隋唐藥王.孫思邈在所著《千金藥方.大醫習業論》云:“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鍼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裏孔穴,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
在學習中醫的過程,鑽研和閱讀中醫經典書籍是成就臨床識病到治病境界提升的重要法門,而其中《傷寒雜病論》一書的內容更是完備中醫脈、證、藥、方一氣呵成的大器之作。南京中醫藥大學將《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定位在『臨床基礎學科』,反映出該書是中醫師進入臨床前必需熟稔的臨床課程,江蘇省中醫院調查省內幾位名老中醫成長和學習過程影響最深遠的一本書為何?幾乎各大醫家都相同的提到《傷寒雜病論》是影響一百的書籍。
然而,如何能夠細膩且完整的研讀和學習《傷寒雜病論》呢?這大概是見仁見智的看法,筆者從下面幾個環節入手來探討學習法門,期待拋磚引玉啟發學生的興趣以及不斷去追尋矛盾中的真理,達到學習與探索中醫領域的“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境界。
近幾年來《傷寒論》研究狀況[1][2][3]
《傷寒雜病論》是一本古樸的典籍,其中語法、字詞與撰寫筆法因離聖久遠而對現代醫家以及學生有些隔閡,因此若想要一下子就單獨研讀古文會顯得有些吃力和困難,如此會導致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出現障礙,因此不妨可以先從近年來一些醫家學者對《傷寒論》的研究來剖析和認識《傷寒論》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典籍,藉此進一步提升自己對《傷寒論》的能見度。
近年來對於《傷寒論》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方向:(1)理論研究(2)臨床研究(3)實驗研究(參見表一),透過表中整理可以快速的理解《傷寒論》所扮演的角色和對臨床醫學的重要性,因此才能不斷的吸引無數學者投入研究行列,對於每一個《傷寒論》的研究領域都有許許多多相關文章和期刊報導可以閱讀和參考,透過不斷閱讀期刊和文章,不僅可以厚植自身對《傷寒論》的瞭解,也可以對學習中醫內涵進一步獲得提升。
表一:近五年《傷寒論》研究評述
名老中醫《傷寒論》探索之路
歷代名醫學習《傷寒論》的過程所累積的經驗是一個初學中醫的學者所應該仿效和追尋的目標,如清‧惲鐵樵提出研究《傷寒論》學習原則:
- 發明古書精義,以《內經》、《傷寒論》為主。“欲求中醫學與西醫學相化合而吸收其精華,不精研《素問》、《傷寒》其道亦無由”
- 採取西國學說,並以日本明治維新為鑒
- 證諸實地經驗,“對經文不可解處,一以病能病形為證實”。
進而提出了研究《傷寒論》等經典所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其一是古文學的眼光,其二是新世紀的常識,其三是臨床治病的經驗。惲氏處在中西醫學匯通的年代,其學術思想也反映在《傷寒論》的學習和鑽研上,強調中西合璧的精神,代表著作《傷寒論研究》、《傷寒論輯義按》,後世承襲惲氏的醫家如唐容川所著《六經方證中西通解》就是在這種學術爭鳴一脈相承下的經典。
其次,南京中醫藥大學顧武軍[4]教授提出:『走出學習《傷寒論》的誤區[5][6]』,文中探討五項學習《傷寒論》應注意的事項,認為:
- 《傷寒論》並非外感病專著
- 不要囿於“錯簡”之說
- 不要迷信注家之說
- 重視方證辨證
- 不要忽視藥物劑量、藥物煎服法的研究與應用
藉由幾項論點畫龍點睛的勾勒出學習《傷寒論》應該注意的事項,顧武軍教授師承已故傷寒名家陳亦人教授盡得其真傳,陳老所著《傷寒論譯釋》、《傷寒論求是》均是傷寒研究經典著作,顧教授承襲陳老學術觀點而更加發揮淋漓盡致,充分展現出《傷寒論》學說在江南特有的學術論點和風格,筆者有幸承蒙顧武軍教授指導而成就師徒之緣,在其指正和教導下深感獲益良多。
成都中醫藥大學著名醫易學家鄒學熹教授運用易學理論對《傷寒論》的命名以及六經的由來及其排列次序有獨特認識,認為《傷寒論》是仲景以自然界的六氣“寒”為起點命名的,六經學說則是《內經》根據易經陰陽之理、六爻之論提出來的,其排列次序用以闡明傷寒傳變規律,這一學術觀點影響筆者對於醫易一理的認識,也奠定往後《傷寒論》學術研究方向向,從《易經》的卦爻探求仲景用藥劑量和配伍規律[7]。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心機教授,師從傷寒巨匠李克紹先生,從事《傷寒論》研究多年,匠心獨運,見解獨到,著有《傷寒論疑難解讀》[8]採取考辨與闡釋結合的論證方法寫成。全書分三部分,上篇“理論探源與發微”,將中醫學置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傷寒論》理法方藥的學術思想淵源,客觀、合理地闡釋了三陰三陽、發病傳經、六經提綱、合病併病、發汗汗法以及厥陰病篇等諸多問題,論證嚴密,論據充分,資料翔實;中篇“方證思路與辨疑”,對方證進行理論上的剖析,提倡“讓《傷寒論》自己詮解自己”的學術主張,闡明每個方證的疑難點;下篇“條文解讀與義疏”,借鑒近代訓估學家楊樹達先生的治學方法,對傷寒與溫病、寒在骨髓與熱在骨髓、桂枝不中與之、嘔吐與咳吐、麻黃去沫、瞑目與目瞑、渴與消渴、脾約與脾弱、疑非仲景意等疑難問題,進行論證和義疏,思路與方法創新且具啟發性。
這幾位名老中醫的學術觀點和對《傷寒論》研究的執著,都可以引領後學者進入中醫學習的殿堂,啟發自己學習潛能和動力。
臨床實踐、反覆驗證
學習《傷寒論》,應著眼於“用”字,落實到臨床治病為目標,這樣才能活用《傷寒論》的理論和學術觀點,並且推動中醫學術的發展。
葉發正在《傷寒學術史》中介紹八位現代傷寒名家按年齡大小之序為冉雪峰、李克紹、李培生、何志雄、劉渡舟、萬有生、陳亦人,其中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渡舟教授和南京中醫藥大學陳亦人教授有南陳北劉之稱,在中國大陸傷寒界學術地位崇高,其學說和論著亦影響後學深遠。
陳亦人教授所著《傷寒論譯釋》、《傷寒論求是》[9]中充分反映了他的學術思想、學術觀點。陳老對《傷寒論》的特點,歸納為“變、辨、嚴、活、簡、雜”六個方面。
- 變:即言變多於言常。
- 辨:突出辨證,以“辨××病脈證並治”為題,始終貫串一個“辨”字。
- 嚴:是組方嚴謹,具有一定的規範性,強調隨證化裁,又有一定的靈活性。
- 活:即靈活而不死板,強調具體分析,隨證治之。
- 簡:即簡要而簡單,全書六經病篇僅13404個字,文法上常舉主略次,舉變略常,舉脈略證,舉證略脈。
- 雜:即指疑難雜證,非專論一病。
陳老進一步更提出本身學習《傷寒論》的幾點體會:
- 切勿拘泥於外感病專書之說
- 著重學習具體分析的辨證方法
- 著重學習方劑的配伍規律
- 學習必須獨立思考
- 學習必須緊密聯繫實際
- 學習必須前後對勘
- 熟悉主要條文(要求背誦)
其中第(5)項『學習必須緊密聯繫實際』就是著眼在“用”的層次,而第(7)項『熟悉主要條文(要求背誦)』更是陳老對後學者譐譐教誨,“用”在於“知”,若無法對《傷寒論》有全面性的認知和瞭解又如何能用之於臨床,證之於事實。
以陳老對《傷寒論》瀉心湯在臨床運用為例,其論述:葉天士最擅使用瀉心法,僅《臨證指南醫案》以瀉心法主治的就有60餘案例,主要用於:
- 痰濕熱痹阻的痞證
- 濕熱內結,肝風犯胃等導致的嘔吐
- 濕熱阻滯的反胃
- 上不能食,下不得便的“關格”
- 酒熱鬱傷與暑穢外侵的胃痛
- 濕熱瘧疾或瘧病的某一階段
- 濕熱痢疾
- 情志所傷,肝胃不和
- 厥陰熱證吐蚘
- 濕熱內陷,神識如蒙
- 濕熱困脾的脾癉
- 濕熱郁陰中焦的肢厥
從其所歸納的瀉心湯臨床運用來看,其中多與濕熱有關,不論外感內傷,凡屬消化系統(膽胃脾胰)濕熱阻滯的病證,均用瀉心法化裁,實是深得仲景精髓,從而可見經方派與時方派之分是人為的偏見。這樣的論點展現出陳老對《傷寒論》深厚的根基,也將瀉心湯的運用從《傷寒論》經方層次,提升到溫病的美麗新境界,拓展傷寒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淺井貞庵說:“學習《傷寒論》時,要把它看成是病人,病人就是《傷寒論》,把《傷寒論》同病人看成一體來讀。”日本人對《傷寒論》的學習和治學態度,務求落實在臨床。陳瑞春教授總結“熟讀、理解、運用”,六字真言,認為要繼承《傷寒論》這份寶貴遺產,捨此並無二途,其所著《陳瑞春論傷寒》[10]由論治傷寒之學、明傷寒之理、傷寒治法概要、《傷寒論》的方與藥、國內運用《傷寒論》方藥的概況及附論6部分組成,囊括《傷寒論》的理法方藥,取其精華,旁參互證,落實在臨床上又左右逢源,是本啟發後學,足裨實用的書。陳瑞春教授承襲江西名老中醫姚荷生、萬友生、鄧少仙等人,對《傷寒論》的摯愛與追求,為得《傷寒論》之精義要訣,飽讀各家論著,忌紙上談兵,徒發空言,力主學以致用,為用才學,在吃透傷寒方的本意、明瞭藥物的組合變化、掌握類方異同方面深下功夫,反復研摩,對於正在中醫院校學習的學生,應是最佳啟示。
陳老臨床驗案都是本於實用為出發,如運用真武湯壯元陽以消陰翳,逐留垢以清水源來治療高血壓,甘草瀉心湯治三聯症、柴胡桂枝各半湯增強老年人的機體抵抗力、五苓散治掌心發黃、經方治風心病等,辨析精微,獨具法眼,值得借鑒。
總結
《傷寒論》辭精義奧,並非易讀之書,既不能淺嘗輒止,亦不可躐等幸進,尤其是無臨床根柢者讀《傷寒論》,一時難得其精蘊,只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地學,不斷地用,找到了門徑,方可登堂入室學習《傷寒論》。
[1] 呂文亮 萬曉剛 近五年《傷寒論》研究評述 2003年11月第 6期 河南中醫學院學報
[2] 熊曼琪 李永宸 近50年《傷寒論》研究論文在我國72種中醫藥期刊中的分布 中華醫史雜志2002年10月 第32卷 第4期
[3] 熊曼琪 李永宸 近50年各省(市、區)《傷寒論》研究文獻的分類普查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第 2003年3月第17卷第1期
[4] 顧武軍 《傷寒論》研究 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部
[5] 顧武軍:走出學習《傷寒論》的誤區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年第15卷第1期
[6] 顧武軍:走出學習《傷寒論》的誤區(續)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年第15卷第2期
[7] 佘賢武 鄒學熹教授論易學与傷寒理論的匯通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4年12月第27卷第4期
[8] 李心機 《傷寒論疑難解讀》 人民衛生出版社
[9] 陳亦人 《傷寒論求是》人民衛生出版社
[10] 陳瑞春 《陳瑞春論傷寒》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