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作者為CM49中甲畢業生(2021考國考)
前置作業
中醫底子
中基很差,實習時背過120方,針灸穴位不熟,臨床也很少實作,基本上算是零基礎中醫
準備時間
五月初到八月底(國考延期所以多讀21天)
策略
實習時不太認真,完全沒有讀國考,原先就規劃2.5個月準備(當時許多學長姐都說2個月綽綽有餘),性格容易緊張焦慮,所以本來就有預留更長的準備時間。但去年五月疫情爆炸因此也提早讀。沒打算高分過,但也不想太低分壓力很大
目標
240題(平均75分)
時間分配
前面1.5個月每天讀6-8小時,後1.5個月每天8小時,定期運動跟準時11點睡覺
有先試寫一份考古題看看水平,只拿17x題 QQQ很多都看不懂。每天以區段來分,例如早上讀溫病,下午讀傷科,晚上讀針灸。個人建議針灸可以每天讀,不然零基礎的我看到穴位跟取穴超心累。預留6-8份完整的考古題當模擬,近幾年有越考越難,建議不要太馬虎分數抓太剛好。
教材
綠色國考複習班講義四本(每科挑一種讀)+分科詳解(一定要!!!),因為放了傷寒跟中兒,所以其他讀了很久很久很怕沒過……
各科
臨床ㄧ
傷寒
幾乎全放,說幾乎的原因是考前一天把心智圖拿出來唸一下,記得當天命中率有到五成(模考3成左右)
金匱
還把課本拿出來讀的我是白痴@@ 金匱千萬要用口訣背,一定要背熟不然太虧了,讀什麼版本都行,口訣第一XD
溫病
小名錄音檔+佑,溫病有時容易有時很難,但大方向抓對可以拿七成,要乖乖讀
中診
考古題回去對參考書翻閱,考前一天抱佛腳,考前一天有把常考的拿出來再翻過
中證
中證表格唸過很多次,但有時考出來就還是會寫錯>< 大概也是抓七成
臨床二
內科
準備方式跟中證相同
婦科
洪祥版婦科整理,但重點是什麼病有什麼證型對什麼方,加減及機轉不太重要,可直接讀重點整理,文獻一律放掉
兒科
完全放,有些可用內科原則推,考試拿五成
臨床三
中外
錄音檔+佑整理及圖表整理
中傷
建議要讀長庚阿超,愛姍姍重點雖然精要但很難背。正骨心法錄音檔要聽,要背xd
五官科
佑整理+後中同學的五官圖(超推!!)
臨床四
針灸
經絡循行、是動病所生病、經穴順序必背!!其他的五兪穴、郄絡穴、八脈八法穴、八會穴、回陽九針穴、馬丹陽、鬼穴我是每天都背一點,考前兩週每天背
最後成績
24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