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黃湘雅

目錄

結論

先說結論,因為本身有跑中研和針研,基礎理論算是都背過也沒有野心要考很好,所以我準備期很短,認真說起來平均每天讀4個小時左右而已,總共讀2個禮拜內經,1個禮拜方劑,1個禮拜寫歷屆考題,難經則在3下的學期中已經先讀熟了,在沒有寫完歷屆考古的情況下就去考試了,這樣就足夠可以在第一頁了。

所以推薦跑營隊,針研很棒推推

中醫史

中醫史我完全沒有讀,只有寫考古還沒有寫完,考試出來全用猜的,結果猜對六分之四……嗯所以我真的不建議為了兩題多浪費時間讀厚厚的中醫史,除非你是歷史小粉絲啦。

中基

中基靠中研的老本,直接寫考古就可以很快進入狀況抓到考點,沒有多浪費時間在讀書,就直接寫題目了。

難經

難經是學期間自己很認真地讀過,還做了筆記自製表格之類的,所以也是直接寫題目去抓哪些會考,寫起來很快,而且和經絡穴道有關的很多,這部分因為針研的關係剛好是我的強項,很快地就解決了。

內經

我真正有花時間讀的是內經,整整啃了2個禮拜,這樣的付出值我覺得蠻剛好的,我們這年有幾題內經的題目出得稍微刁鑽一點,必須說《靈樞‧經脈》只會越考越細了!剛好我把別絡的部分讀得很熟,很幸運的當年考出來都會,經絡這邊的題目建議大家要把內經條文看得非常熟。應該會越考越難吧。扣掉6題中醫史,答對的題數是64/74。

中藥/方劑

我和大部分人一樣超怕中藥,相信自己絕對讀不起來就放掉了,完全只有寫考古沒有多浪費時間,結果只答對22/40,還蠻慘的呵呵幾乎錯一半,這部分用方劑救回來,也真的沒有問題。方劑我花5天讀,前2天自己做了方劑小卡,自創口訣,後面3天就是瘋狂背誦,再花2天一口氣把方劑考古寫完,趁著記憶新鮮的時候周末就去考試了XD,考完就忘光了XDDD,答對34/40,這個投資報酬率絕對比中藥好很多。

國文

國文的部分我個人覺得就是比學測簡單一點點但是我粗心的15題還錯了3題,作文題目會讓人比較不知所措一點XD,一定要寫論說文才會高分的樣子,不要抒情,就醬子。

結論

總而言之雖然錯很多,還是能過,第一頁也不難,大家不需要太緊張,內經和方劑有讀好的話真的沒有問題的,我當時也沒有放棄7月新番和日劇,在鄉下田野讀書,累了還出去種花,讓自己的身心保持在一個和諧的狀態我覺得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