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陳婉鈺

目錄

《服用前說明》

因為我蠻懶惰的,希望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大的效果,這種方法不見得每人適用,簡單來說就是抓重點讀國考法XD

一、3~4個禮拜的準備期

大概3~4個禮拜準備期就足夠了,剛放暑假可以先放鬆一下,大約4個禮拜左右開始讀書,就可以過一個悠閒又到處亂跑的念書生活XD

二、學期中或是寒假可以先背方劑和經絡循行

(我只有做到方劑,循行實在太不想面對了QQ)

三、考試共分基礎一和基礎二,各佔40%,以及國文(含作文)佔20%。

  • 基礎一包括中史、中生、內經、難經,而其中內經跟中生幾乎佔了全部的考題,因此在短時間內想要有好的效果,把握這兩科是非常重要的!中生念到了大三基本上不是問題,沒有念大概也都會寫,所以主要念熟內經就可以了。中史基本上是放生啦,我真的記不起來嗚嗚。
  • 基礎二包括中藥、方劑,因為有沒有範圍的中藥,大家這部分通常分數比較低~ 記得要在學期中背過大部分方劑,想好口訣至少有個印象,對快樂的暑假生活也是必須的XD 因為自己太混了,中藥幾乎是完全零基礎開始,可以印簡易中藥整理念累了翻翻,或是直接從考古題下手,考點有些雷同。

四、建議順序:內經/方劑並進 → 有時間或累了再複習中藥、難經五、武器:

《總結》

我是念完一個章節的內經整理後,直接寫10年度的考古題,單純唸原文真的很茫然,寫題目加深印象是個好方法,也能知道考試模式。方劑也是如此,會覺得很踏實,也比較不擔心念不完。但留了大約3年份的考古當最後10天的練習,算再次複習,也可以知道現在的自己準備的是否充分。 而國文真的是裸考了,考試當天中午休息作文背一些跟中醫有關的佳句XD 準備過程大概就是這樣囉 加油,考古很重要,內經方劑很重要,靜心準備,你也會順利過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