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六經氣化學說與傷寒論│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十四講讀後心得│馬錫羚

目錄

選讀本書的契機

還記得上中診課在探討臟腑病證的時候,一位老師從頭到尾只放了一張投影片,投影片中有一個圓,圓中有金木水火土及升降沉浮等文字,後來讀完老師推薦的彭子益《圓運動古中醫學》,才知道之前所看見的圓是圓運動圖。而那位老師也不斷的強調:一臟的病證會牽連到多臟,不能專注於該臟,要全面性考量身體的圓運動,也就是身體中氣機的流動。那時才體會到內經:「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的含意。這概念不單指自然界,也包括人體。宇宙中行星以太陽為中心繞著圈,若人體是天地合氣之產物,則我們體內也存在著一個成圓的氣機流動,此時才對天人相應的概念,有了初步的體悟。之後又接觸了李可的學術思想,他的弟子呂英教授的著作-《氣一元論及臨床》中提及:「彭子益先生以易論醫,創河圖五行運行,以土為中心,中氣為軸,十二經經氣為輪,軸運輪轉,軸停輪止,生命終結。」說明在人體這個機體中,以脾胃為中軸,中氣左升右降,就如同自然界太陽的規律東升西降,運轉斡旋不停,生生不息,直至生命終結。 學習中醫最大的特點就是從自然、宇宙來看人身,人和自然是統一的。這個觀念使我相信:宇宙中的圓運動、易經所提到的太極,也要運用在中醫臨床。這讓我領悟到利用圓運動的概念,可以將在學學習的病證、方藥、中醫基礎、五運六氣等觀念融合起來。趁著暑假想再將《傷寒論》好好的讀一次,進而選用這一本雒晓東的《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十四講》,利用圓運動中六經氣化及經氣開、闔、樞的概念來論述六經經氣的樞轉規律,進而解釋六經病證的代表性條文,希望透過者本書,幫助我對於《傷寒論》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及認識。

氣化理論遵循內經

書本前半段,作者多次釐清內經中五運六氣中的三陰三陽、經絡的三陰三陽和傷寒論中的三陰三陽是不同的。這些易混淆觀念,使我重新矯正之前所學的錯誤知識。作者認為傷寒論中的六經氣化學說雖源自內經中的運氣學說,但是兩者描述的對象不同,內經所描述的對象是天,正如同《內經》的《天元紀大論》中提到的:「風寒暑濕燥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奉之。」,而傷寒描述的對象是人。就像《傷寒論直解》的作者:張令韶所提到的:「天有此六氣,人亦有此六氣,與天同體者也。」在中環的課程中,學習到五運六氣的太過與不及,都會形成六淫,並危害到人體的臟腑。六經氣化學說的創始者張志聰認為:「天有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氣,而人也有風寒暑濕燥火。」使我了解到天人合一,不光是環境影響人體,人體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天,體內就有自己的五運六氣。之前上課時聽聞要診斷病人前,必須調息和練大、小周天,而把上述兩者只當成一種氣功的我而言,突然領悟了他們的重要性。天之五運六氣不可改變,若要避免體內的五運六氣太過或不及,就得用上述的方法進行調整,如同朱丹溪在他的《格致余論》中,強調「順四時,調息、神、態,而為治病之本。」而天之運行的規律亦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從初之氣的厥陰一直傳到六之氣的太陽,這樣的六經傳遍過程不論是自然界或是人體規律皆相同。但如果人體感受邪氣,經氣的傳變就會呈逆傳,也就是從六之氣的太陽傳到初之氣的厥陰,這就是在解釋傷寒論的傳經。作者在此書中時常提醒著我們雖然內經是世上第一部醫典,但裡面的觀點包含著所有的生命科學,太過於宏觀,再觀察人體的生理疾病理時,須回歸以人為本的觀點來探討。

了解標本中氣及氣化理論對於中醫的應用

一開始在接觸傷寒論時,我不免俗地把它和經絡中的手足六經混為一談,但不能完全解釋傷寒論中的病證,手經和足經哪一個經絡才是這一篇的主要者,一直在我心中存疑著,直到接觸到黃元御的手足經同化的概念。本書作者也利用同一概念來解釋每一經的手足經是不平等的,有些是手經重要,有些是足經重要,利用兩經為一氣合為六氣,六氣當中在每一個經絡所佔的關聯性來決定此經絡是否為主導經絡。此外,本書作者認為六經是臟腑、經絡、氣化的一個總體。他引用了張志聰的《傷寒論籍注•凡例》裡的概念:「六經的本質就是經氣。」

氣化理論最核心的要件就是經氣,藉由經氣的運動把臟腑、經絡及相聯繫的五體九竅構成一整體。經氣在人體中開闔樞的變化進而產生了標本中氣及從化的概念。標本中氣的概念之前在劉渡舟的《傷寒論十四講》中看過,而這裡本書的描述與《傷寒論十四講》中的氣化學說大致相同。就我的理解,本氣反應了每一經的生理特點,例如:厥陰風木,厥陰主要體現的問題為肝的疏泄問題。標氣代表每一經陰陽量的多寡。標本氣的從化,反應了六經病理的變化趨勢。例如:太陽寒水,本氣為寒,但太陽為三陽,病理現象就有可能從寒化或從熱化,如同太陽篇所描述的風寒感冒及風熱感冒。而標本之間所維繫的陰陽表裏關係則叫中氣。標、本、中氣互相聯繫,在氣化過程中,皆負擔一定的氣化職責。對我而言,用這個概念來了解傷寒論的一開始是抽象,且概念不清的時候,又會將運氣學說的五運六氣、經絡裡的六經混再一起,但不知為何,再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可以理解且接受的。此外,我也了解到如果把視野拉高,就可以用它解釋很多中醫理論,或許利用氣化理論是一個通用的方法去解釋中醫,感覺在學習中醫的道路中找到一個中心思想。作者也舉了一些例子幫助我如何於將氣化理論實踐於解釋其他非傷寒論中之方劑,例如:三仁湯、達原飲、溫膽湯…等,皆是利用樞轉少陽的方式治療,利用黃芩、梔子清三焦鬱火;用柴胡處理少陽三焦氣鬱的問題。作者能夠將這些方劑融會貫通,除了知曉氣化理論的應用方式外,也與作者對於中藥、方劑的認知與體悟相關。這也使我了解,唯有將基本功練好,才能對於其他的理論學說有所體悟且應用自如。

對於經氣之開闔樞之了解

知道了標本中氣,那人體經氣的運動變化為如何?和內經的解釋一致。《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說的:「升降出入,無器不有。」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質,都會遵循升降出入。而人體的經氣運動是可以用開闔樞的概念來解釋。這個觀念來源自《素問•陰陽離合論》。這當中提到:「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這段話我對於它的理解,一開始也僅止於自然界在人身上,陰陽兩氣運行的規律反應,但透過這本書的解釋後,才知道它其實是探討人體經氣的一個規律,只要和此規律相違背,就會產生病理現象,這就是傷寒論中六經篇第一條總綱所描述的。傷寒論還告訴我們用藥後,經氣回歸正常的生理變化,例如:服用小柴胡湯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代表三焦氣化的功能回復正常,太陽能正常的開、陽明能正常的闔後,所體現的人體變化。利用開闔樞的觀點,不僅可應用在傷寒論,還可以用在溫病…等。用一個動態的方式去觀察人體,就可以推估疾病的演變及牽涉此疾病的細節。此外另一個好處是:不會被一個辨證方法鎖住。經氣是臟腑功能、經絡和五體九竅間的功能總和,用氣化學說的方式去辨證,考慮的範圍才會廣泛,雖然要實踐在臨床上才知是否有其效果,但目前對於我來說,用這個概念,可以將我腦內的中醫觀念串連起來。

對於本書講解之深刻之處及體悟

書本的後半部,開始用氣化理論講解每一經的概念,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四逆散的講解。很多醫家質疑四逆散在少陰篇出現的合理性。若單純將少陰篇定義在心陽命門火不足,沒有考慮到體內的陽氣在少陰樞機這裡出現了問題,就會使四逆散被局限於解決疏肝理脾之方,而不符合少陰病的題綱。但如果以運轉少陰樞機思考,便可知四逆散處理的是身體陽氣不順暢的問題。柯琴在《傷寒論翼•少陰方總論》中也指出 :「四逆皆少陰樞機無主,升降不利所致。」但他對「少陰樞機不利」並沒有做出特定的解釋。此書中將四逆散歸類於少陽少陰兩解之方,方中柴胡為運轉少陽之樞的要藥,藉由運轉少陽使三焦的經氣流暢;而方中的芍藥作者認為是赤芍,藉由赤芍活血化瘀之效,以通暢血脈中的經氣,所以作者認為樞轉少陰之法就是活血化瘀,雖然這是作者的臨床經歷,但經過他的講解,使我對於其他方劑有了不同的體悟。試想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也是有著四逆散的基底,但方中的芍藥為赤芍,再加上桃紅四物湯,而這不也是透過活血化瘀來達到樞解少陰的運用嗎?以前讀傷寒論,不太關心方中的藥物及用藥克數,再讀一次時,就會發現很多細節都藏在方中,例如:柴胡要用幾克才能達到疏解少陽的效果?每本書的答案都不一樣,但都強調要用大劑量。而我對於方解及劑量重新考證的過程中,開始體悟學習中醫的樂趣。

學習傷寒論之心路歷程及閱讀本書後之體悟

還記得一開始學習傷寒論時,其實挺痛苦的。一直想用西醫的人體結構來看傷寒論,雖然用這樣的學習及理解能快速上手,但用這種找出每一篇章的規律,再將每個單元串起來,然後再推出整個複雜系統的西方式的還原論來看待傷寒論,無法把所有的條文做完美的解釋,進而把它歸類為傳抄本的錯誤,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所學的產生質疑,甚至覺得這個典籍的實踐性。還記得某一位老師在課堂中的一開始就提過:「中國古代科學方法重視從宏觀、整體、系統角度研究問題。」但從我開始學習中醫,一直把這個觀念拋諸腦後,還在用以前學習西方科學的概念,也就是從微觀理論來探討中醫,一直想用西方的生理學套用在中醫基礎上,忽略了中國人從一開始是從整體上來認識複雜事物,而沒有把複雜事物分割成個別單元來認識的。中國人最強調天人合一,一旦用整體觀的思想認識事物,就不能再用西方的實證主義、推理的方法來確認,只有通過經驗和直覺的方法來認識中醫。讀完這本書,之所以有這麼多的體悟,代表自己在學習中醫的心路歷程,就像已故的蘋果執行長賈伯斯所說的:「你無法預先將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只有未來再回顧時,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起來的。」讀完此書寫這篇心得時,以前所學的中醫知識,一次次浮上心頭,和現在所讀的內容碰撞,而這一篇心得,便是碰撞出的火花之一,這些火花,正是支持我學習中醫的動力與樂趣。

第一屆徵文比賽得獎文章

徵文主題:講稿系列

前三名

王洪圖內經講稿讀後感想|韓彥辰

張廷模中藥學講稿心得|鄭宇晴

任應秋中醫各家學說講稿讀後感想-漫步古今醫林|曾亮維

優等

讀印會河中醫學基礎講稿之心得與實踐推廣 |陳禹利

思索李培生的經驗與傷寒論|張世昌

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六經氣化學說與傷寒論│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十四講讀後心得│馬錫羚

手與心|陳欣妤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葉繼謙

胡希恕傷寒講座讀後感想|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