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醫藥大學後中30屆林坤立
目前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住院醫師
中基中診之前提
目前在學校的中藥學學習,內容以三校共同編輯的《中醫中藥學》為主,雖然經過多次的編修,可讀性已經逐步的改善,但因為內容相對龐雜,若沒有由老師上課的導讀或講解,在自學時很容易出現一開始充滿熱情,但因為不知重點所在,而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甚至對中藥的學習喪失信心。
中藥學的內容確實相當博大精深,然而個人認為在一開始的學習,並不需要馬上就求多求深,而是就如建立大廈,先把鋼骨建構好,在逐步安上層版、灌上水泥,應該先把大綱性的內容架構出來,細節內容在慢慢累積上去。中醫系的學弟妹們,在進入中藥學習前,先要捫心自問「中醫基礎理論」以及「中醫診斷學」的內容是否真的有一定的熟悉了?若是對中基與中診的內容大多都只是一知半解,在打開中藥課本開始學習第一味解表藥「麻黃」時,對於它應用在外感風寒表實證的各項內容,就只能懵懵懂懂的開始硬記死背了。(由於後中醫的中基和中藥是同時開始,學習上的難度也就更高。)
假如中基與中診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那在學習中藥大概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中藥內容真的很雜,從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到使用注意與禁忌,常讓人背了後面忘前面,於是又要再次強調,大綱性的內容絕對需要弄熟,也就是教科書裡的「總論」的部分,儘管考試都是在考每味藥的細節,但熟悉總論裡面關於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等等古人如何認識和分類中藥的內容,在學習和記憶每一味藥物時,對於一些細節才能夠自行做合理的推論,也就能對內容有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當然也就較容易記起來,而非單靠硬記,所以說弄熟基礎理論在之後的各項學習絕對能夠事半功倍。
提綱契領
吳秀卿老師在上中藥課時,時常提醒我們要常常翻看中藥學的「目錄」,因為當總論裡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後,知道每一類藥裡各味藥有的共同特性,常看目錄至少能把這些藥都串在一起,在面對考試時,假如真的忘記某一味藥較細的內容,也可以由它的歸類來做推測,進而選出較合理的答案。
《中藥學圖表解》
除了學校的課本,個人建議至少再準備兩本中藥學書籍,一本是《中藥學圖表解》第二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鍾贛生 主編),它將每一味中藥的內容作了表格化整理,而且每個章節最後都有方便記憶和鑑別同類中藥之間的同性、差異、特點的「功用歸納小結表」。這本書能讓我們省去許多自行整理的功夫,而且在之後學習方劑學時,若對方中的藥物不熟,有這本書隨時翻閱,也能讓自己對方藥的分析更加明確清晰。對於應付學校的大小考試,甚至是一階段國考,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少的利器。
《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
另一本是中醫名師名家講稿叢書的《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人民衛生出版社 張廷模 編著),這本就稍微進階,需要撥出更多時間來閱讀,但所花的時間絕對是值得的,該書中除了在各論針對每一味藥有詳細的解說與臨床經驗分享,在總論的第五講,題目就是「中藥學的學習方法」,內容分為五大標題,分別是:
- 學習中藥學必須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 學習中藥學必須處理好中藥學與各相關課程的關係,抓住要點,循序漸進。
- 學好章節概述,是掌握各類藥物共性和要點的關鍵。
- 學習具體藥物時,只有以功效為核心,將性味、歸經和應用有機地聯繫起來,才能全面理解和記憶。
- 藥物的毒性、特殊的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必須專門記憶。」 其中的詳細內容請自行找出來閱讀,張廷模老師也強調:「只要真正掌握了中醫基礎理論,就可以舉一反三,達到不必死記而完全掌握的境界。」
以筆者本身為例,在學習中醫基礎理論時,準備了至少三本中基相關的書(一直念同一本有時會有盲點,而且會覺得有點無聊 XD),一個觀念讀了第一本以為自己會了,在看第二本時就會發現,真的理解了的內容能很快反應出來,而遇到「假會」的內容,思緒就會卡卡的,於是再做一次重新的學習和思辨,在讀第三本時又能再次檢視是否有真正的理解。雖然這樣的功夫相當費時,但自認為因為中基學習的相當扎實,在學習中藥以至於之後的各個中醫學科,也更能有深刻的感受並且快速掌握到學習要點。
《藥性賦》和《藥性歌括》
對於喜歡古書韻味的人,也可找《藥性賦》和《藥性歌括》來唸,內容並不會太多,它們算是學習中藥的啟蒙書,因為是賦體,可以背誦,也可無壓力的唸過去讓它自然去發酵,就算沒刻意背,也有可能在某一天很自然地就脫口而出。
假如中藥一開始學習的並不太好,倒也別太洩氣,在學習方劑學的時候又是一次把中藥弄熟的機會,方劑學的學習又是一長篇大論,故暫不討論。(筆者曾在學弟妹班上講述學習方劑的重點,之後有空再另外撰文。) 在學方劑時,把一本中藥圖表解放在一旁,遇到不熟的藥就趕緊翻一下,中藥學不足的洞慢慢就會補起來,漸漸地自己就會發現翻的次數越來越少,對於方劑的學習也會比較扎實。
方劑學的前言───藥對
「理想上」自中藥學進入方劑學,中間最好能有「藥對」的學習,了解哪些藥物常常攜伴出現,或者有怎樣的配合效果。李維賢教授說
藥對學不同於藥物學,因為它有簡單的配伍性,它也不同於方劑學,因為它不具有方劑學那樣配伍的完整性。
但是從藥物學上升到方劑學,不去研究藥對學,那麼自己就不會去處方,也絕對處不好方。所以建議有心的學弟妹能準備一本《施今墨對藥》(人民軍醫出版社 呂景山 著),該書中對於每一味藥單味的功用或特性都有講述,重點在於「伍用功能」,是兩味或三味藥同時出現時,所帶來的加乘或額外的效果,有了這些知識點和概念,在背誦方劑組成時更能得心應手,而不容易漏東漏西。(當然有好的口訣幫忙背方劑組成也是好事!) 將來需要自行開水藥時,也會比較有所本。另外,由李世滄老師所編著的《臨床常用中藥方劑手冊》後半部分也有關於藥對的豐富內容,可供參考。
其他自學書目
至於其他自學的書籍,許多人應該都有聽過 焦樹德《用藥心得十講》,著重在臨床使用藥物的種種心得,也補足了教科書的不足,又或者可以自行到書店找翻起來順眼,而且能唸得進去的中藥書來讀。喜歡《傷寒雜病論》的人通常會研究《本經疏證》,推薦 田安然醫師著的《神農本草經義理探要》(知音出版社),內容就包含了《本經疏證》的論點,讀起來比較容易上手。 吳訓旺 老師先前也推薦過《神農本草經 理論與實踐》(任艷玲 主編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內容更加豐富,考據也更加嚴謹,有興趣的人可以入手。
把握試藥
除了上課和唸書,個人認為也要多加利用藥廠給的試藥機會,筆者在後中入學後不久,便開始到學校附近的藥廠門市抓藥,嘗試解決自己或者同學、朋友和學弟妹們的一些小病小痛,在抓藥時為了要弄清楚每個方藥的效果,當然免不了要再翻書或上網查,唸書時明明有讀到卻忽略的內容,在抓藥時很容易就會被發現。舉個例子,前些日子在港香蘭抓藥時,遇到一位已經在實習的學妹,手裡拿著兩個藥罐,問櫃台小姐說:「野菊花和白菊花有什麼不同嗎?」在一旁的我暗自心想,當初這個問題我是在大一時抓藥碰到的,回家再次打開書本,發現書上真的有分野菊花、黃菊花、白菊花,各自著重的效果,只是不以為意就過去了,也因為有這樣的深刻印象,要忘也很難。而且藉由每次試藥的經驗,對於每一個方劑或單位藥的效果,還有劑量的拿捏也就會越來越明瞭,甚至在之後跟診,看主治醫師們處方開藥的時候,也能推敲出較合理的遣方用藥思路,也才有討論的空間,而非毫無根據的提問。
額外補習
至於額外的補習,假如時間足夠充裕,經濟上也許可,也可以考慮到美德街上的 儀德中西藥局,找林敦生學長學習中藥,上課的內容是以《用藥心得十講》為主軸,當然也會講述他在中藥局裡的許多經驗,優點是可以直接在他的藥局裡認中藥飲片(包含辨真偽、辨良劣、辨道地藥材)。認藥材的一些訣竅,也能多少幫助中藥學的記憶,舉例來說,「防風乃風藥中之潤劑」大家都能說的出來,臨床也會依照這個觀念來使用,但書本上並沒有多作解釋,學長說會有這樣的論點,其實是因為防風在處理時不論日曬多久,或是經過乾煎,防風摸起來都還是像含有水分,有點濕潤感,「風中之潤劑」也就是依照它顯現出來的特性所推論出來的,假如沒有實際接觸和處理中藥材,很多類似的中藥論點都只能死記罷了。學長也會把先前在中藥廠接觸的關於科學中藥的知識(例如某個方劑或單味藥,哪一家做出來的產品,在臨床使用時醫師和病人反應較好…)和學員分享,將來在使用科學中藥,或者自己要開業時如何去選適合的科中,也都會較有把握。(學長承諾會把整本書上完為止,課程堂數大概是40+,目前訂的學費是NT$25000。)
以上是個人對於中醫學生在校時,如何學習中藥學的一些淺見,由於才疏學淺且事務繁多,不夠嚴謹之處尚請見諒,期望拋磚引玉,能有更多先進同道分享關於中藥學學習的建議與心得,不足之處也希望不吝加以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