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針研隊輔/戊戌針研教學長 張郁袖
針研的角度看是否要付錢去外面學?
有鑑於筆者文筆拙劣,直接看重點
書籍資源—不負責任推薦
- 針灸科學-我國針灸源流:例如:為何分成儒醫派/草澤鈴醫
就知道為什麼那麼多歌訣、手法(男左女右等),也有整理內難經篇章我覺得可以看看。
- 影印店-有各個老師的取穴書籍。
「要不要去外面學呢?」
這是從進入中醫系開始就面臨的難題,常聽到兩種不同的資訊:一是來自師長總是勸誡我們不要去外面學,二是學長姊的建議多是學校教的不夠等等……這個問題通常低年級比較不會有感,但大約到二、三年級時看到同學們開始出去外面學時自己也會跟著慌,同學都去學了那我怎麼跟他比?曾經有一位厲害的老師說過:「真正想教你的人不會跟你收錢。」,當然有些要收錢的課程也不一定不好,畢竟有老師教學可以問臨床問題也能學到相對正確的知識,而像是傷科沒有人教是真的不好懂,而校內的傷科的實作課的確只教理筋手法。
在大二時期因緣際會地當上了針研隊輔,學期初時還下了宏願打算自讀針灸(不過有鑑於大二甲組的課業就開始變重,自讀對甲組有耍廢或唸西醫的風險),針研的教學都是最基礎的部分(主要來自針灸科學)和歷年教學長加入如:董氏奇穴等內容,經過刪減後適合二年級學弟妹在一個學期內學會的東西,那時從經俞、針法開始,認識重要穴道的特性和用途、進出針以及行針的手法和製作棉球練習指覺和指力,這部分其實就立下許多基礎!另外每個禮拜教學方格後會有練針,也讓針研隊輔相對多數同學許多針灸的實戰經驗,期初到期末手下的感覺也會有所不同。
在教學過程中會強迫隊輔背誦穴歌以及經絡,這部分有好有壞,好處是把東西背起來要用時很快(如:五俞穴、十總穴……)缺點是教學比較死板考驗教學長如何講應用,過程有點痛苦因為還要兼顧課業(免疫和寄生蟲跑考),但升高年級後會覺得大二其實沒有那麼難過XD,重點在於時間分配
後來當了教學長,希望藉由職務壓力念針灸以及將在針研獲得的感動帶給學弟妹(雖然進修比較常在做這種事XD),之前當隊輔的經驗也讓我在看針灸書時速度有變快,而跟大部分同學比起來對針灸熟悉度高通常是針研跑完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覺得出去外面學不一定 ‘’好’’ 也不一定 ‘’不好’’ ,但是在這之前可以先透過自我練習,像是去感受進針如魚吞鉤的感覺或是找一些針感好的同學練習,有問題也可以去問學校老師,因為剛開始扎針和一年後扎了一百針後就已經有不同的感覺了!而像是配穴、經驗穴這種許多針灸書也有教,個人覺得可以先花時間把自己的不足先補完後再去找老師問,而我在高雄跟診的醫生則是和我說:「不用去外面學針灸你可以用看的。」,這部分適用像是頭皮針,看過怎麼扎後就可以找書找同學來練了!此外在當針研教學長念一些書之後也發現自己的不足,而書上有許多解答,也可以從經典念像是內經、難經就已經有很多針法的論述了,許多現代醫家的手法其實和內難經如出一轍。
針灸是一個很好上手的工具,但是要變得很強就很難,大部分外面的課程是教入門,但是如果只是求針灸入門的話我覺得可以從營隊或是去參加中醫社團就能學會了,所以會比較建議針研的學弟妹不用到外面付費學。
我自己也是在外面學了之後覺得其實必要性不高,因為大家以後多少都會有跟診、實習的經驗,醫生也會教背部穴道如何扎,當然有些針灸課會上特殊穴道眼針這部分不是每個醫生都會,對於想嘗試的人我覺得可以考慮,不過如果不是針灸醫生應該大多會想避免危險穴道所以會針手腳居多那去外面學的必要性就減少了,覺得把時間拿去念書或治療同學可能會更好,當然對於以前沒有學過的同學可能會覺得去外面學很快就上手了XD。
針灸易學難精,不管是自學、當隊輔、外面學,大家一起加油成為更好的中醫吧!